共23小题,约5960字。答案扫描。
试卷类型:A
高一语文试题2012.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第I卷
本试卷共l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遏(è)制说服(shuì) 岿然不动(kuī) 谆谆教导(zhūn)
B、百舸(gě) 寥(1iáo)廓不屈不挠(ráo) 婀娜多姿(ē)
C、惆怅(chàng) 糟粕(pò) 长歌当哭(dàng) 锲而不舍(qiè)
D、忸怩(niǔ) 浸渍(zì) 病入膏肓(māng) 神情尴尬(g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家具竞自由殒身不恤吉人自有天象
B、酝酿东道主峥嵘岁月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挖墙角欢渡佳节明人不说暗话
D、道劲元霄节彬彬有礼在其位谋其政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石门山风景区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风景区,景区设计匠心独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含禅理,草木郁郁葱葱,环境清静,风景独秀,不失为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难以相信。
③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A、忧雅简直作客B、幽雅简直做客
C、幽雅几乎作客D、优雅几乎做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旅游黄金周期间,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曲阜市旅游局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两年前开始的家电下乡刺激了农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5、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为了日本人民福祉,为了东亚稳定繁荣,日本政府必须认清形势,改正错误,妥善解决钓鱼岛等问题,重建与邻国互信,避免将日本经济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固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固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纽带,成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试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政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6、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7、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