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0440字,部分答案扫描。

  南宁九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不得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I卷(30分)
  一、基础知识(1—8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六国互丧(sànɡ) 藏之于庙(cánɡ)   斩荆棘(jí)   燕赵之君(yàn)
  B. 仇雠(chóu)    遂与之俱出(suì)   夷以近(yí)  王回深父(fǔ)
  C. 仓皇东出(cānɡ) 铿然有声(kēnɡ)   钟磬(qìnɡ) 汝识之乎(shí)
  D. 庐冢(zhònɡ)    泣下沾襟(jīnɡ)   桴止响腾(fú) 聆听(lí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婉约  烽火  瀛洲  良晨美景      B.凄切  樯橹  霓裳   雕栏玉砌
  C.巷陌  暮蔼  弥望  晓风残月      D.飘零  喜雀  仓皇   舞榭歌台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孙中山先生担任中华民国交通部长,下车伊始,就筹划着建立贯通全国的铁路网,但是由于袁世凯的不支持,使得这套计划胎死腹中。
  B.班超目睹中华大地为匈奴所欺,河海陆沉,于是撇去文职,投入戎伍,请缨报国,效命疆场。
  C.老刘去西安旅游时和自己高中同桌不期而遇,但萍水相逢,又得匆匆离去,无限感慨堆在心头,挥之不去,忽之即起。
  D.原远华集团董事长赖昌星因走私石油、枪支等物品而受到通缉,在逃亡加拿大12年之后终于被押解回国。知道此消息后,全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庆长假期间,许多商家为吸引消费者,纷纷“打折”,有的商品特别便宜,价格低到三折,甚至五折。
  B.从今年的“国考”报考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较多的是招考条件限制较低,在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验上要求较宽松的职位。
  C.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陕西省今年全省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增幅比去年回落3%;商品住宅销售额约747.43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8%。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他和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B. 《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我们曾学过他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C.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以游山探胜而未能“极夫游之乐”为出发点,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之处,人们想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志”、“力”、“物”,作者特别强调了“物”。
  D. 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文的写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述、描写、抒情很好的结合起来,环环相扣,达到情与景、理与事浑然融合。
  6.对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⑴忧劳可以兴国    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⑶理固宜然     ⑷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⑸函梁君臣之首⑹天下云集响应     ⑺吾得兄事之  ⑻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A.⑵⑹⑺         B.⑴⑶⑷       C. ⑴⑶⑹       D.⑸⑺⑻
  7.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至莫夜月明      C.暴秦之欲无厌        D.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B.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
  喜雨亭记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biàn高兴)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