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0小题,约6670字。

  鄄城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弄潮(nònɡ)    脉搏(mài)
  殚精竭虑(dàn)   不期而遇(qī)
  B.给予(jǐ)   孱弱(chán)
  款塞入朝(sài)   刚愎自用(bì)
  C.荫庇(bì)    惴栗(zhuì)
  不容置喙(huì)   如椽大笔(yuán)
  D.积攒(cuán)   矍铄(shuò)
  锲而不舍(qì)   怙恶不悛(hù)
  2、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看见疑似“被乞讨”儿童,向有保护儿童权益之责的有关机构反映,但当他们对此充耳不闻、无所不为时,还有谁能为这群沉默的受害者带来春天?
  B.严冬来临,供暖问题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保证温暖过冬,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所以管理者闻见“林州停暖事件”当多加“自省”。
  C.“神医”的走红,进入大众视野,离不开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有的媒体对“养生明星”进行包装,获得不菲的费用,而其应担负的责任却被忽视了。
  D.如何破解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困局?多名相关领域专家认为,只有变堵为疏,变废为宝,对地沟油进行资源化利用,才能真正釜底抽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英国《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不仅让人们再次“领略”某些媒体的沉沦、虚伪和职业道德的缺失,也“葬送”了这家一百多年历史的小报,“搅黄”了新闻集团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的计划。
  B.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山东省泰安市以“泰山石敢当”的气魄,勇担重任,探路前行,变“管字当头”为“服务优先”,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C.在8月2日大限前的最后一周,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围绕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依然僵局难破,导致华尔街遭遇今年以来最惨一周。
  D.2012年春运,全国道路的客运量平均每天将达711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9.5%上下;全国水路的旅客运输量预计435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3%上下。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立秋了,只有在乡下才能感受到那种有别于夏天的气候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面来风没遮没拦的旷野啊,是能最先感受到这种由夏而秋的气候变化的。
  ①风虽然还热'②太阳虽然还毒'③似一位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了'④但早上晚上,总有丝丝缕缕的凉气儿'⑤清清的,爽爽的,拂过你的身子,吹过你的脸庞'⑥但已失却了夏日的威严
  A.②③⑥①⑤④B.①④⑤②③⑥
  C.②⑥③①④⑤D.①⑤④②⑥③
  二、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使创作主体可能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对某一地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有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过的创作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日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原来生活之地的最新发现和认识。
  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可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反差”,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那“吞天吐地”的博大情怀。在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反差。
  一般说来,“文化反差”不仅具有民族范围内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性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自身文化素养不同,甚或民族意识不同,都会造成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异。这种“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新一代文艺家来说,无疑需要拓宽新的文化层面,既能自如地掌握和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既是优秀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也是成就文艺大师必不可少的环节。
  (选自《学者笔谈》2012年第3期,有删改)
  6、对“精神落差”的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是艺术家创作兴奋点的形成和出现以及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因素。
  B.“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精神反差。
  C.“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经历不同环境后内心发生的情感激荡和碰撞出的艺术与思想的火花。
  D.“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获得的对生活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和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家、艺术家要想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就应该主动参与生活,增加生活阅历,努力开阔视野。
  B.艺术创作主体的文化敏感性和审美的灵敏性往往来自对不同的文化、生活和地域风情的发现与了解。
  C.身世命运的反差会激发艺术家的创造才情,这是因为他们从自身的坎坷命运中获得思想和创作材料。
  D.只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同时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就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8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作主体一旦产生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当地人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
  B.作家沈从文远离湘西来到北京,地域环境的反差使得他对湘西风土人情更有了诗意的把握,这也是《边城》创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C.人生际遇的变化会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反思,同时也使得他们的艺术才情得到释放,可见“穷愁之词易工”。
  D.“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使作家全面客观地评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出作家较强的文化敏感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