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40字。
深圳市近四年中考语文试题浅析及命题趋势与教学对策分析报告
(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初中部孙家祥)
【关键词】试题浅析命题趋势教学对策
【分析依据】1、深圳市近四年中考考试说明(重点)。
2、深圳市2009-2012届中考语文考题(重点)。
3、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参考)。
【近四年试卷浅析】
一、整体特点:十六字特征——“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
1、试卷结构:结构稳定、分值稳定、覆盖适中、题量适中。
◆两大部分四大板块。深圳历年中考试题涉及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实际上按知识面来分可分为“基础知识考查(以选择题呈现)、课内文言文考查、阅读能力考查及作文”四大板块。
◆分值相对稳定。18-20道题(2009年20道,2010年18道,2011年18道,2012年18道);单项12-15分,古诗文默写15分,文言文阅读8-10分,应用文体阅读8分,文学作品阅读14-16分,作文40分。
◆覆盖面及题量适中。基础部分覆盖1-6册中的重点内容;古诗词默写课内课后并重;文言文句子默写以名句为主;文言文阅读不分重点非重点篇目;应用文体阅读八年级学习的说明文与九年级学习的议论文各占50%的出题机率;文学作品阅读主要以记叙文、散文、小说三种体裁为主;习作侧重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突出文美情真,意蕴深刻。
2、出题导向:重视基础、重视经典、重视运用、考察能力。
◆重视基础知识题的考查,不出难题、偏题、怪题,所有基础题相关知识点都能够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找到。
◆重视语文经典古诗文的熟读、背诵、默写的考查;默写所占分值较大且稳定。
◆着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考查,古文阅读、应用文体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和作文等,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比重占70%左右。
3、教学与复习导向:关注平时、关注课堂、关注考点、考教结合。
◆注重利用文本。中考语文试卷的难度并不大,知识点都在课本上,即使是语言能力的考查点也是平时课文教学中应涉及到的。所以,中考的指导方向是让语文老师认真地上好每节课。
◆考点融入教材。语文老师要能准确地辨析课文中哪些知识点是必讲及应该讲透的,结合中考考点,把对考点的把握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之中去。
◆分段补充知识。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语法知识、记叙文知识、说明文知识、小说知识、议论文知识、写作方法等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的进程、单元设置的特点,分单元、分册、分层次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4、语文教学延展导向:留心生活、留心事理、多思多想、用功课外。
◆生活处处有语文。深圳近四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学生能够在平时多留心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那么,他在语文中考中就占据先机;对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对题目中“结合现实”、“结合生活”等题型就会得心应手。
◆中考多关注生活。深圳中考中的阅读及写作等考题,多关注生活及生活中的事与理,这也给我们学子提出了更多地语文课堂外的学习、实践及能力培养要求。
二、具体分析:四句话——“去粗存精抓基础,背诵过关抓积累,分类指导抓方法,模拟过关强能力。”
1、基础题——“呈现特点:精选精考。教学策略:重视文本,去粗存精。”
◆字音题。全部出自初中课文的“读一读、写一写”,近四年特别注重多音字和平时大家容易误读的字音。如:2009年考查的有容易误读的“馨”(读音xīn)、“嗤”(读音chī)和多音字“嚼”(读音jiáo)、“长”(读音zhǎng)四个字;2010年考查的多音字有“锐不可当(dāng)”、“狼藉(jí)”、“惟妙惟肖(xiào)”,2011年考查的多音字有“奔丧(sāng)”、“慰藉(jiè)”、“风雪载途(zài)”;2012年考查的有“锲”(读音应为qiè)、“咤”(读音应为zhà)、“嫣”(读音应为yān)。
◆成语运用。2009-2012年考查的成语运用都是出自课本中的成语,只要看了书本中的注解,并注意成语用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运用区别)、用词的范围(大词不能小用,小词不能大用),一般都能够顺利完成该题型。
◆病句题。病句一直是深圳中考语文的常规题型,考查的范围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搭配不当(如2010年的“通过……使”,“是否……是”等)、语序不当(2011年“结合充分的地形地貌特点”)、成分残缺(2011年“发布了暂停进口问题产品(的通知)”;2012年考查的“缺主语”)、不符合逻辑性(2010年“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等。这些病句只要平时语言积累、语文习惯方面做到了,加上经过初三的分考点复习,是可以正确解答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