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字。
初三(上)第二次大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慈祥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那是一张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那是一张陌生的脸,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彩;那是
一张阳光灿烂的脸……生活中,我们见过无数张脸。
请以“难忘那张脸”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有创意。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
这个题目不仅仅限定于写抗震救灾中的人和事,还可以写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甚至素不相识,但却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的脸。这些“脸”,可以“慈祥”,可以“温柔”,可以“快乐”,可以“单纯”,可以“可亲可敬”,可以“阳光灿烂”,也可以“憔悴”,可以“沧桑”,可以“疲惫”,可以“痛苦不屈”,可以“丑陋平庸”……无论写什么人的“脸”,都要有特点,能使人“难忘”,而且题目中补充的内容一定要具体、独特,符合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中心。
从关注社会热点来说,可以写抗震救灾中令人难忘的“脸”,只要选择合适,切入角度恰当,所写的“脸”具体生动,就能成为一篇好作文。像《难忘那张愁眉紧锁的脸》一文,作者能从温总理那张“愁眉紧锁”的脸上读出“坚强”来,通过温总理两次救灾中的“愁眉紧锁”的神情,表现政府关心民生疾苦以及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难忘那张可敬的脸》一文,写在地震来临之时,语文老师镇定自如,有序组织同学们撤离的场景,让同学们在惊慌失措之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可敬”。《难忘那张憔悴的脸》一文,选择了一件很小却很感动人的场景——一个憔悴的老年乞丐,到捐款箱前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景,作者细致的刻画老乞丐的脸,从他的脸上读出了“爱”。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非常之多,只
要稍稍留心,就能用来作为你写作的材料,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
从学生学习生活来说,同学、朋友是每个人最熟悉不过的,其中有许多同学、朋友对自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写同学、写朋友,应该是每位考生都拿手的,关键还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写同学和朋友的单纯、可爱、快乐、坚强、助人、友谊等等都行。《难忘那张阳光灿烂的脸》一文,写一个从小失去父母、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同学朋友,在那样极端的困境中,脸上始终挂着阳光灿烂般的笑容,一直乐观向上,抱着积极的生活态度,给了“我”极大的鼓舞。《难忘那张快乐的脸》一文,立意新颖,所写的人物并不是一个处处“优秀”的好学生,但他却做着“快乐”的事情,过着“快乐每一天”的生活,他的快乐感染了别人,能够“激发人的
潜力,促使人成功”。
从家庭生活来说,每个人都有父母亲属,而父母亲属往往是自己最亲近、最熟悉的人,所以,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等亲人,写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影响,都是能够写得真实感人的。《难忘那张沧桑的脸》一文写乡下爷爷那张饱经沧桑的脸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难忘那张痛苦不屈的脸》写姥姥在与病魔抗争中留给自己坚强的印象;《难忘那张疲
惫的脸》写父亲为了全家生计而不断劳作的艰辛……
从考场作文来看,许多考生能够选好角度进行立意,有些立意也较新颖,语言也很流畅,但是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那张脸”的具体描绘、刻画较少,不能通过细致的脸部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多是泛泛地写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