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3500字。
遂宁市射洪县柳树中学高2015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刘道彬 陈 洁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题卷和答卷两部分。
2、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中,考试结束时,只交答卷。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横亘(gèn) 抹(mā)布 颓圮(pǐ) 肖像(xiào) 悲恸(tòng)
B、追悼(dào) 编辑(jí) 卡(kǎ)住 桀(jié)骜 团 箕( jī)
C、骷髅(kū) 堕(zhuì)落 虐(nüè)待 屏(bǐng)息 忤(wǔ)视
D、下载(zài) 停泊(bó) 噩(è)耗 吆喝(hē) 宁愿(nìng)
2、下列各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雨落幽燕,白浪涛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摘自《毛泽东诗词》)
B、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角。/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色苍茫。(摘自《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C、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竿。/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茵。(摘自《短新闻两篇》)
D、母亲的眼神和表情有自责,有曲辱,有无奈的隐忍。/现实生活中,动人心旋的场景并不少见。/提炼素材的过程,往往是发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摘自《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这句几乎调侃式的话,短短几个小时内便引来了几十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
B、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C、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都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D、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徐志摩作为一位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也流露出生活在乌托邦之国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B、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C、面对生活中的感人场景,听见亲人们的真情话语,看见朋友们的鼓励的微笑,难道你的心灵不麻木吗?就没有一丝儿的感动?
D、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喊叫的受难者了。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均采用纪传体写成,“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写作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C、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D、李商隐的《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丁香结”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赏心悦目的,是旭日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 ; ,铺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 ;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梦幻的烟月下,斑驳的树影中, !
探不完的深宅奇景,品不够的千古神韵,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
①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②令人陶醉的,是正午的艳阳放射出道道金辉
③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④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⑤心驰神曳的,是脉脉的斜晖将祖屋分明的棱角慢慢隐去
A、 ③⑤④②① B、①②⑤④③ C、 ②④⑤③① D 、④②⑤①③
7、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