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2310字。
兵团二中高2013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朱典锴)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迷信“世界末日”反映出人性中的恐惧不安
随着2012年12月21日(冬至)的临近,一个所谓“世界末日”的流言四处传播。这个语焉不详的玛雅预言,引发了许多荒诞的事件,扰乱了许多人的生活。在我国四川,一些听信“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流言的市民疯狂抢购白蜡烛和火柴。在新疆,一位居民担心“世界末日”,倾其所有建造了一个所谓的“诺亚方舟”。在南京,一位妇女听信“世界末日”谣言,要捐献全部家产。同时,“世界末日”的恐慌也在其他一些国家流传。虽然各地政府部门已经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普及科学常识,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但流言并未立刻消除。
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各自的末日概念和回归的预言,这种理念在他们各自的信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我国的道教和佛教中,也都有各自的劫变观念。虽然对“世界末日”的迷信与宗教信仰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其实二者是两回事。迷信(以及巫术)的特点在于能够被证实或证伪,例如,我们能够等到预言的那一天看看事情是否真的会发生。但宗教所信仰的超自然力量是拒绝去证实或证伪的,其核心是相信而非有效。不过,“世界末日”预言却大多源于对各宗教教义的差异化理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些小教派曾经提出过形形色色的“末日”说法。例如,公元156年,孟他努斯教派宣称耶稣即将回归,并带领人民建立新的耶路撒冷。米勒派曾预言耶稣会在1844年10月22日复活。耶和华见证会自1874年开始,提出过好几个耶稣回归日期,1918年、1920年、1925年、1941年和1975年都曾被提及,然而每年都平安度过了。最近的一次预言称1999年的最后1秒是“世界末日”,但是最终都被证实为谎言。由此,在“末日”预言和等待回归的过程中,迷信的人们经历了一个个周而复始的“大失望”。每一次预测失败后,这些教派的信教人数都会锐减,经过一段时期后,又会慢慢回升。人们似乎并没有吸取任何教训,又在期待下一个“复活日期”的到来。
为什么许多精明的现代人也怀抱着极大的诚意和信念,以一如既往的热情重复着等待“世界末日”的活动呢?分析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受科幻电影的影响,人们更愿意相信在单调的日常生活之外还有更为神秘的力量,更喜欢深入思考人类与宇宙发展的终极目标。显然,“世界末日”正是这样一个能满足人们好奇心的话题。第二种解释认为“世界末日”一说反映了人类无法逃避的恐惧。人在一生中,不仅持续伴随着对死亡的恐惧,而且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这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焦虑也在不断侵蚀着人的心灵。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人们总是习惯于去寻找一种解释,并以此构筑心理防御机制来获取安全感。第三种解释认为对“世界末日”的等待还在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一些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生活遭遇的不满、对工作压力的不满,都引发了对毁灭的渴望和形成“幸运者假想”。他们笃信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一批特殊人群,自己是那个能勘破宇宙终极奥义的幸运儿。
据报道,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玛雅文化遗址发现玛雅日历延续至今后7000余年,推翻了“2012年世界末日说”。不过,只要人类内心的恐惧和不满没有改变,就不能杜绝未来有其他的“世界末日说”出现。事实上,“2012年世界末日说”已经有了新的“修正版”和“更正版”,有的说法已经悄然将时间改变为2220年12月21日。
1.下面对“世界末日”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12年12月21日前后,“世界末日”的流言四处传播,引起了我国不少地区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人们的恐慌。
B.在各种宗教信仰中,都有各自的末日概念和回归的预言,这种理念在他们各自的信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C.“世界末日”预言大多源于对各宗教教义的差异化理解,因为宗教所信仰的超自然力量是拒绝去证实或证伪的,其核心是相信而非有效。
D.迷信和宗教信仰中都有关于“世界末日”的表述,但前者能够被事实证伪,后者却因为其拒绝证实或证伪而无法被证伪。
2.文中对现代人以极大的诚意和热情一次次等待“世界末日”的心态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单调,在科幻电影等现代传媒的影响下,他们希望有一种神秘力量来改变人类和宇宙的发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现代社会中,人们无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身边不确定环境的焦虑,为了缓解这些消极情绪,人们以“世界末日”的解释来构筑心理防御机制,获取安全感。
C.因为对现实生活不满,引发了一些人对毁灭的渴望,他们相信自己是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能够躲过世界末日,勘破宇宙终极奥义。
D.一些邪教组织歪曲科学,兜售歪理邪说,部分民众对它们的毒害缺乏足够的免疫力。一些人遭遇难以解决的问题,误信邪教组织散布的末日谣言,期盼以此获得解脱。(文中无此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世界末日”的种种说法和预测。尽管这些预测一次次失败,但人们并没有吸取任何教训,又在期待下一个“复活日期”的到来。
B.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世界末日”的迷信终将破除,但宗教中“世界末日”的概念是构成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无法革除。
C.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玛雅文化遗址发现玛雅日历延续至今后7000余年,推翻了“2012年世界末日说”,这意味着7000年后,又一轮“世界末日”的争论将不可避免。
D.随着2012年12月21日成为过去,“2012年世界末日说”已经有了新的“修正版”和“更正版”,有的说法已经悄然将时间改变为2220年12月21日,这正暴露了末日说的随意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宁,字志道,江都人,父贵,袭职为羽林左卫指挥使。正统末,自以舍人从军有功,为锦衣千户。贵殁,嗣指挥使。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御柴沟堡。
成化初,充大同游击将军。寇入犯,与同官秦杰等御之小龙州涧,擒其右丞把秃等十一人。改督宣府操练,移延绥。地逼河套,寇数入掠孤山堡。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