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70个字。
《敬畏自然》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教学目的
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在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的语言载体上作了论述,极富意韵和文学色彩。本设计旨在把抽象的理论具像化,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以此来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
一、情境激趣策略:1、可以从“造物主”说起。2、也可以从“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说起。
二、自主学习策略:1、安排足够的自读两遍时间,初读之后,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读了第二遍,扼要写下自己的感受、理解与评价。2、投影宇宙、大自然的挂图。3、汇报自主学习效果,鼓励自主学习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1、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质疑解惑。2、探究要定向3、探究导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欣赏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谈谈观后对大自然的感受。
三、整体感知:反复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归纳:最后一段。
四、问题研究:
1、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归纳: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
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当学生提及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的话题时,可带出:人类有哪些做法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大自然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惩罚?请举例说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