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8410字。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瓷都。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组雕、群雕,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
  但是,陶瓷艺术家们,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组雕、雕群的塑造上同样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曾山东的《孙悟空大战众天神》、李恭坤《三国演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形象的塑造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1. 下列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B. 陶瓷雕刻艺术和文学艺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而在审美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C. 陶瓷雕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D. 在陶瓷雕塑中,组雕、雕群的塑造上,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 关于陶瓷艺术与文学二者的关系,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陶瓷艺术是空间和造型艺术,文学则是时间和语言艺术。
  B. 陶瓷艺术与文学的结缘起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它们均来源于民间,与先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C. 文学艺术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启发。
  D. 文学长于叙事,其展示的是形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死板的艺术。
  3. 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景德镇是一个著名瓷都,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学之城。
  B. 文学名著中的所有艺术形象都能够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得以完美再现。
  C.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如实复制文学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炼与完善。
  D.《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彰显了陶瓷艺术手段的无穷魅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孤且窭①,事母谨甚。研究经术,性謇②特。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不告姓名去,由是誉振一时。不肯造请贵势,魏征异之,欲妻以夫人之侄,辞不取。俄而征薨,乃娶。人问其然,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
  素善刑部尚书张亮,亮抵罪,故贬吉安丞。吉安介蛮夷,梗悍不驯,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行释奠礼,清歌吹舞,人人悦顺。久之,徙洹水丞。而亮兄子皎自朱崖还,依义方。将死,委妻子,愿以尸体归葬,义方许之。以皎妻少,使奴负柩,辍马载皎妻,身步从之。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显庆元年,迁侍御史。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妇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义府悦之,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按其事,正义自缢。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义方乃奏曰:“天子置公卿大夫士,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不得独是独非也。今陛下抚万邦而有之,蛮区夷落,罪无逃罚,况辇毂下奸臣肆虐乎?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履霜坚冰,弥不可长。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高宗特原义府之罪,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岁终不复调。往客昌乐,聚徒教授。母丧,隐居不出。卒,年五十五。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
  【注】①窭:jù 贫穷。②謇:jiǎn 正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且窭,事母谨甚  孤:幼年死去父亲
  B.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  稍:逐渐
  C.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  柄:把柄
  D.高宗特原义府之罪  原:赦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义方“仁义”和“忠诚”的一组是()
  A.①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        ②请下有司杂治正义死状
  B.①义方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②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C.①既葬皎原武,归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