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小题,约8690字。

  东城区普通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初三语文
  第Ⅰ卷(共16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16分)
  1.为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卑鄙(bì)    喑哑(yīn)   崩殂(cú)   根深蒂固(tì)
  B.愕然(è)     拮据(jù)    谀词(yú)   面面相觑(xū)
  C.狡黠(xié)   禁锢(ɡù)    灵柩(jiù)  免冠徒跣(xiǎn)
  D.陨落(yǔn)   缟素(ɡǎo)   谮害(zèn)  咨诹善道(z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恣雎         轩敞          重蹈覆辙        味同嚼蜡B.罔然         要决          吹毛求疵        斜辉脉脉
  C.诘难         诓骗          怫然怒          怒不可遏D.呕气         腻烦          麾下炙          侍才放旷
  3.下列对加点部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勤勉)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荒凉、冷落)
  B.不言而喻(比喻)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C.长跪而谢之(感谢)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D.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  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这样)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是
  ①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________值得欣赏,________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___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
  ②________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虽然  但    或者  只要        B.固然  但    甚至  只要
  C.固然  不过  或者  既然        D.虽然  不过  甚至  既然
  5.下面语段中划线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①“北京话”与“普通话”关系密切,但并不等于“普通话”。②“北京话”与“普通话”的明显区别,在于“北京话”源于明代,是流行在北京南城的“北京土语”。③“北京话”常有改变某一个字读音的情况。④等义于“太”的“极”、“很”、“甚”、“非常”,在北京话里就说成“忒”或“特”。⑤20世纪末,除祖居南城的老住户,特别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说南城“胡同语言”外,北京居民已经逐渐减少甚至不再说北京土语。⑥除个别词汇外,北京话基本上已经“普通话”化;与此同时,它的词汇库中又专门增添了一些“外来语”,使北京话更加庞杂。
  A.第②句修改:将两个“北京话”删除。
  B.第④句修改:“等义”的前面加上“如”或“像”。
  C.第⑤句修改:“北京居民”前加上“一部分”。
  D.第⑥句修改:将“它”改为“北京话”并删除“专门”。
  6.下列六句话排列顺序合适的一项是
  ①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②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③但是,有的同学,甚至教师,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④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⑤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⑥书本知识有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有往往只看到了教科书。
  A.①⑤③②④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⑤③④⑥①②  D.⑤③①④⑥②
  7.对下面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几天前,我来到乡下,欣赏到一派乡村的春色:①绿油油的稻田衬托着金黄的油菜花,波光粼粼的水塘倒映着袅娜的垂柳,淡淡的绿荫掩映着朴素的白墙黑瓦,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美丽。轻轻走入田野,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②温暖的阳光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