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
 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 李泽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语言连贯的测试方式,掌握常用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语言连贯是一种衔接表述语段内容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是它的前提,写作是对它的运用.语言连贯也是一门学问,凡学问都没有捷径可走,但就其具体操作过程来看,还是有一定技巧可言的。请同学们回忆语言连贯常见的测试方式和方法。
 二、回忆测试方式:
 1、一段话空出几句,选出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2、选择题,按顺序排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
 3、主观题,按顺序排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直接排列。
 4、、给出两段话,要求考生写一段话衔接两段语言,使语言连贯。
 5、与其他主观题结合考察,找出在简明、连贯、得体、语法、标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并改正。
  三、回忆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1、陈述对象一致
 2、语法结构一致
 3、注意情景协调
 4、语体风格一致
 5、合乎逻辑事理
 四、巩固练习
 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从床底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被妈妈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答案】B 
  【解析】原文的陈述对象是“小明”AD两项由于将主语“小明”暗换成“妈妈”,导致与后面的分句连贯不上。C句虽与主语保持一致,但句子的“使”与“终于”即不合习惯用法,又与下文衔接不自然。只有B项能准确地表现了它们之间语意上的转折关系,通过“让”字引进“拽”“送”行为的主动者“妈妈”,被动者“小明”仍做主语,保持了主语的一致性。
  2.选出与上句衔接恰当的一项( )
   她,已经年过50,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               。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答案】A 
 【解析】这里只有A项才恰当。一个女演员,年过50,年龄大了,不再年轻,这是客观事实。唱起歌来,使人主观上觉得她年轻,情理上讲得通。B项说“发现”她年轻,变成了事实的年轻。CD两项的问题在于“外貌”,虽然外貌与实际年龄会有差距,但是上文说的是“演员”,外貌超出了演员活动的范围(唱、跳、演戏等艺术活动),因而背离了这句话强调艺术生命还年轻,还能大放光彩的本意。
 3.选出与下句衔接恰当的一项( )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源,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流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