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80个字。
15.《短文两篇》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背诵课文片断,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3.结合课文反思自己对读书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
2.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习难点】
结合课文反思自己对读书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自主预习案】
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
①培根(1561—1626),,出生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代表作是。《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共58篇,开创了英国随笔这种特有体裁。
②马南邨(1912—1966),的笔名,、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本文选自。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诘难()滞碍()狡黠()咀嚼()死抠()
豁然()迂腐()吹毛求疵()味同嚼蜡()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味同嚼蜡:②吹毛求疵:
③寻章摘句:④不求甚解:
⑤咬文嚼字:⑥豁然贯通:
⑦怡情:⑧诘难:
4.阅读《谈读书》,按要求找出句子。
①找出读书目的的句子:
②找出读书方法的句子:
③找出读书作用的句子:
5.《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同时,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重要的书要。
1.①英国哲学家、作家《随笔》、《新工具》
②邓拓当代作家《燕山夜话》
2.nàn zhì xiá jué kōu huò yū cī jiáo
3.①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②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过失。③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文中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④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⑤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批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⑥豁然贯通:顿时晓悟。⑦怡情:使心情愉快。⑧诘难:(书)责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