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1221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3.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辟谣 纰露 媲美 如丧考妣 蚍蜉撼树
B.跻身侪辈脐带济济一堂光风霁月
C.呛人寒伧创伤沧海桑田满目疮痍
D.诏书韶华召开黄发垂髫年高德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每年5月至8月的茂名放鸡岛,海水清澈见底,浅水区的鱼群珊瑚清晰可见,是潜水的黄金季节。
D.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3.将下面的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把序号写在横线上。(4分)
①比如以记叙为主的语体,主要用于写人、记事或写景,段落一般比较短小自然、生动活泼。
②语体是指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语文体式,是运用语言特点的综合。
③写作要语体适合,风格统一。
④我们在结构篇章时,就要注意适合语体,注意风格的协调统一。
⑤语体风格不同,在选词用句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
⑥风格是指运用语言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氛围和格调,这种氛围和格调是通过一定的语音、语汇、语法和布局谋篇等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手段体现出来的。
答:
4.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学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准备开展系列介绍交流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⑴下列内容与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有关?(2分)
① 年年乞于人间巧
② 艾符蒲酒话升平
⑵请你为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七世祖卓,随晋南迁,寓居襄阳。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