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有教案,约2700个字。

  《母亲的河》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综合历史、地理、人文等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充分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特征。首先,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认识黄河和长江,通过诵读诗歌和欣赏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河和长江的热爱和向往。接着通过问题设置、自主学习、同学交流三步,让学生掌握黄河和长江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和风貌,加深对黄河和长江的认识和理解。最后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现状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围绕“情景渲染──自主探究──问题讨论”三大步骤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蔓菁、门庭若市”等字词的读音或(和)含义。
  2.了解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建议学生预习《母亲河》教学内容,对黄河、长江的地理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提前查找“我所知道的黄河和长江”的相关材料(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
  2.充分认识黄河、长江是母亲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认识黄河和长江,通过诵读诗歌和欣赏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河和长江的热爱和向往。
  2.让学生掌握黄河和长江各河段的主要特征和风貌,加深对黄河和长江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难点
  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现状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
  2.诵读法、
  3.讨论法
  4.质疑分析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二)素材准备
  长江、黄河流域的图片、重点字词等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一、黄河、长江流域──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多媒体展示“黄河、长江流域图”。
  (一)环节一:交流汇报
  教师:请同学们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黄河、长江的资料向其他同学汇报一下,并提出以下三点要求。
  1.汇报时声音要响亮。
  2.注意要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材料中的信息,不要长篇大论。
  3.前面同学已涉及过的信息不要再重复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内容涉及与黄河、长江相关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归纳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