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9120字。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菲薄/斐然      沮丧/狙击手     炽热/改旗易帜
  B.嫉恨/狼藉      唠叨/痨病鬼     旋风/泫然流涕
  C.胸脯/花圃      镣铐/瞭望塔     模糊/顶礼膜拜
  D.笞刑/怠慢      赡养/禅让制     缄默/间不容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必修四教科书中,我们将看到人生舞台上惊心动魄的灵魂表演和生命的呼喊,去探索人生应恪守的准则。
  B.我梦想,在种族主义者猖獗的阿拉巴马州,有一天黑人男孩女孩,或白人男孩女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
  C.我们并非孤军作战,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胜利永远属于那些机警的、主动的、勇敢的人们。
  D.这位大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惶恐,10年后,他总要承担起老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他的父母会是怎样的境遇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陈情表》一文流露了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真情,也是其长歌当哭的至性之语,读来感人肺腑,让人为之呜咽。
  B.“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掷地有声,它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类的礼赞。
  C.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面对自然悲剧,芸芸众生的反抗则显得孤立无助,然而人们未必就因此倒下。
  D.当一个人真正懂得了应该为什么而活着,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再棘手的问题,相信都会迎刃而解的。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过错)                    勒兵下令军中曰(约束)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举起)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栽种)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
  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有能生得购千金(悬赏征求)
  D.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辞别)  视清季有加(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年成不好,荒年)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
  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
  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
  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
  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
  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⑤⑥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⑥③⑤②④①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B.宋词按其作品的风格习惯上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苏轼、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南宋词人柳永和李清照则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C.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温韦”即温庭筠、韦庄。
  D.《呐喊》《茶馆》《子夜》《雅舍小品》《翡冷翠山居闲话》《围城》分别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老舍、茅盾、梁实秋、徐志摩、钱钟书的作品。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