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6180字,答案扫描。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人教版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2分)
(一)默写题(8分,每个空格1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2、长太息以掩涕兮, 。
3、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 ,桃李罗堂前。
5、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6、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选文一:
游褒禅山记(节选)
王安石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选文二:
冷 泉 亭 记
白 居 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①,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②,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③,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④,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⑤,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⑥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⑦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注释:①寻,古代长度单位,为八尺。②薰薰,指花草的芳香。③导和纳粹:纳入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情和畅。④渟渟,水停滞,水面平静。⑤蠲烦析酲:解除烦恼,免掉困倦。蠲(读juān),免除。⑥狎(读xiá),指酒醒后疲乏如病的状态。⑦矧(读shěn),况且。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 北面
物无遁形 遁:藏匿,走漏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
杭自郡城抵四封 封:边界
C.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述而不作 作:做文章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可胜言哉 胜:美好的
8、下列各项都是对“冷泉亭风景”描写的一项是( )(3分)
①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②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矧又潺湲洁澈 ④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⑤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华山洞前洞和后洞的自然景观迥然不同,作者详写游后洞的经过,其原因是后洞较前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而且这种精神无所不在。
C、冷泉亭虽然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
D、余杭这个地方共有五座亭子,它们都是当时的太守修建的,冷泉亭是白居易为右司郎中时修建的。
10、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分)
(3)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 洲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