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5420个字。
上海市静安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 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
2.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3. 知否,知否?。(《如梦令》)
4. 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
5.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思,死千安乐》)
6. 殚其地之出,。(《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菜7-8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大凉好个秋。
7. 辛弃疾,代词人。请写出我们学过的另一首辛弃疾词作的词牌。(2分)
8. 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人少年时“爱上层楼”是因为“不识愁滋味”。
B.一个“强”字写出少年词人故作深沉的情态。
C.“欲说还休”表现出词人历尽艰辛后的豁达与超脱。
D.“愁”是连结起整首词上下两片的关键词语。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以下信息和陶渊明无关的一项是()(2分)
A.东晋诗人B.五柳先生C.读《山海经》D.婉约派代表人物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语含义。(3分)
复前行,欲穷其林。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忽逢桃花林”的“忽”表明渔人的发现实为意料之外。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桃花源里美丽夺目的景致。
C.“仿佛若有光”和“初极狭”表现了桃花源入口的隐秘。
D.“黄发”两句从老、幼着笔,更能体现桃花源人的安闲。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苏子美饮酒
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选自龚明之《中吴纪闻》)
【注释】①妇翁:妻父。②率:标准。③大白:大酒杯。④下物,指下酒物。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使子弟密察之遽抚案曰
13.苏子美为什么会令“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请摘录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