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花 源 记
陶 渊 明
真实单位名:安徽省蚌埠实验学校;真实姓名:牛全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议等语言现象的认识;
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文章的语言、意境、内涵之美;
3、情感目标: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意;
2、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要求:
1、收集资料,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创作及时代背景。
2、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理解文意。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诵读、品味、感悟、辩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此时我们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享受知识和文明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些人正在动乱和战火中挣扎(课件1:屏显伊拉克等战乱国家战火中少年儿童的图片)他们此时最渴望什么呢?对,和平安宁的生活。历史上,每逢战乱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就格外强烈。陶渊明也不例外,他在《桃花源记》中就表达了这种愿望。(课件2:屏显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段,指名一生读第二段,齐读余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尽量读出感情。(课件3:屏显《桃花源记》书法长卷,配乐。)
2、学生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读本文的感受,并简述理由。
三、诵读品味
(课件4:屏显品读步骤)
一读,品语言之精
1、学生散读课文。
2、学生相互质疑问难,疏通文意。(课件5:屏显古今异义词、多义词)
3、选择自己喜欢或有感悟的句子,朗读、背诵。
二读,想情境之幽
陶渊明用精炼优美的语言描述了桃花源,为桃花源营造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美景。通过想象桃源有哪些美景吸引了你呢?
学生交流得出:
桃花源外在环境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内在环境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三读,味生活之乐
生活在这样美景中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心情呢?
请同学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