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5570字。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 单选题(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寥(liáo)廓 婆娑(shuō) 青荇(xìng) 叱咤风云(zhà)
B.漫溯(sù) 遏(è)止 窈窕(tiǎo) 长歌当哭(dàng)
C.百舸(ɡě) 尸骸(hái) 创伤( chuàng) 夜缒(zhuī)而出
D.河畔(pàn) 召唤(zhào) 解剖(pō) 共(gōng)其乏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诚挚 喋血 和霭 博闻强记
B.波斓 笙箫 屠戳 舐犊情深
C.黯然 浸渍 文彩 丰华正茂
D.箕踞 虐杀 踌躇 梦寐以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普遍现象,教育界人士指出,幼儿园和家长对幼儿园超前教育泰然自若的背后,是很多小学屡禁不止、暗中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B.房地产市场的病根在于土地垄断,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全国政协委员梁季阳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一语破的,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房价的根源。
C.创新必须方向正确,遵循规律,讲究方法,有序进行。如果背离了这些要求,创新就可能养虎遗患,反受其害。
D.2009至2010年,云南遭遇了秋、冬、春连旱,旱情严重,堪称百年一遇。“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路人皆知,全省人民奋起抗旱。
4.对下列两副碑帖的汉字形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小篆 隶书
B.甲骨文 楷书
C.甲骨文 隶书
D.小篆 楷书
二.单选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