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90字,部分答案扫描。

  湖北省各地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黄冈市期末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蘋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答: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沉闷压抑、凄惨冷清。“湿、暗”写出了重阳时节秋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展现了一副凄惨冷清的画面。(2分)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能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独处之悲。(2分)
  (2)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答:比喻,(1分)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1分)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奈的感伤。(1分)
  荆门市1月调研考试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1]。
  【注】[1]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氛围?(4分)
  2、请简要分析“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4.(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的氛围。
  (2)“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襄阳市一调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③。人语驿④边桥。
  【注释】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1)简要赏析词首句“屏上暗红蕉”中“暗”字的表达效果。(4分)
  (2)结合梦境,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4.(1) ①“暗”写烛光暗淡,客观描写了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的环境。
  ②“暗”显现了更深烛尽的情境,为下文的“闲梦”做铺垫。
  ③“暗”也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夜深人静,孤寂难眠,展转反侧,暗写心境的黯淡。
  (答对第一点2分,答第二、第三点中的任一点2分。)
  (2)梦境中描摹了一曲江南夜雨乡音曲,通过对江南水乡的夜船中雨声、笛声以及驿桥人语声的描绘,表达了对江南故乡的深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