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6490字。
新人教版选修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5-3《东海之大乐》同步练习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渚(zhǔ)崖 崖涘(sì) 尾闾(lǔ)
B.稊(bì)米 吾喙(huì) 井幹(hán)
C.缺甃(zhòu) 持颐(yí) 灭跗(fū)
D.虷(gàn)蟹 奭(shì)然 口呿(qū)
【答案】 C(A闾:lǘ,B稊:tí,虷:hán)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C.方存乎见少少仲尼之闻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答案】 D(A闻:①听说,②见闻,知识;B虚:①通“墟”,②空虚,C少:①不多,②轻视,D穷:都当“穷尽”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自以比形于天地
B.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乃逸而走
C.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是非坎井之蛙与
D.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
【答案】 C(是非:①对错,②这不是)
4.下列“之”字,按其用法分三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泾流之大 ②两涘渚崖之间 ③野语有之曰 ④我之谓也 ⑤少仲尼之闻⑥轻伯夷之义 ⑦睹子之难穷 ⑧非至于子之门 ⑨大方之家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
【答案】 D(分类依次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结构助词“的”)
5.与“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答案】 B(见:接见;ACD中的“见”都表被动)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下列判断与这句话意思不合的一项是( )
A.“仲尼之闻”“伯夷之义”都为世人所称道。
B.“始吾弗信”是指不相信有人竟敢小看像仲尼、伯夷那样的圣人。
C.“则殆矣”,“殆”在坐井观天,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文句中的“子”是指“不见水端”的北海。
【答案】 D(子:指海神若)
7.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流之大。
B.河伯起先“欣然自喜”,为的是与后文河伯“望洋而叹”进行对比,并且突出后者。
C.庄子引用野语,用来表现河伯深深的自责之情。
D.庄子告诉人们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因而事物是不能认识清楚的。否则,将被修养很高的人耻笑。
【答案】 D(属望文生义)
8.对“望洋兴叹”一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表现了河伯勇于认错的精神。
B.这段文字描绘了秋季黄河猛涨的浩瀚水势,从侧面表现了海若的谦虚胸怀。
C.这段文字记叙了河伯看到北海的广大,扩大了眼界,因而对自己盲目自满感到惭愧。
D.这段文字先写了河伯欣然自喜,再写了他的叹息,最后写了他的惭愧,表现了河伯情绪的起伏。
【答案】 C(从寓意方面考虑)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