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240字。

  广东省深圳中学等三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22题,总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基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虔诚 / 掮客      编辑 / 缉拿        国殇 / 河水汤汤
  B. 翘楚 / 讥诮      缔造 / 孝悌        泥淖 / 卓尔不群     
  C. 发轫 / 妊娠      毗邻 / 癖好        逐渐 / 东渐于海
  D. 熨帖 / 驾驭      诽谤 / 滂沱        奢靡 / 靡计不施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C.这个人本事很大,这点小事对他来说,简直是以汤沃雪。
  D.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家肖复兴认为,艺术从来没有进化,只有变化,而变得是优是劣,要看能否坚守核心的传统要素。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更重视阅读,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
  C.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伟大的建筑往往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的象征物。
  D. 红学专家们对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
  4.根据律诗的特点,本诗颈联空缺处应填的诗句是(      )
  朔漠紫台连雁门,明妃遗迹傍荒村。
  黑河滚滚风声疾,青冢漫漫日色昏。
  春草有情犹识路, _____________。
  和亲果使边风静,麟阁何人许并论。
  A.环佩空归月夜魂                 B.纱窗日落渐黄昏
  C.关山明月杜鹃魂                 D.平沙无处可招魂
  阅读宋词,完成5-6题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对此词首句“春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美人迟暮的感慨之情。
  B.流露了作者的思归、盼归之情。
  C.抒发春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愁绪。
  D.抒发厌倦漂泊、忧虑国事之情。
  6.对此词形式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色彩对应,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意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生动形象。
  B. 上片运用对比:一方是漂泊不定的客船,一方是江岸上稳定的酒楼,一动一静,在对比中,愁对酒的渴望,酒对人的诱惑,也就显得更加强烈。
  C.下片前三句,词人运用想象描写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D.此词的词眼是“归家”二字,它呼应“春愁”,体现诗人倦游思归的急切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7-13题 共35分)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