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9570个字。

  湖北省麻城市闵集中学2012年秋初中四科综合测评语文模拟试题
  (100分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一项是完全正确的,请你选出来。()(2分)
  A.纰漏(pī)    同仇敌忾(kài)    审时度(duó)势强(qiáng)词夺理
  B.笑靥(yàn)   暴殄(tiǎn)天物虚与委蛇(yí)       间(jiàn)不容发
  C.箴(zhēn)言别出机杼(zhù)    乳臭(xiù)未干一脉(mài)相承
  D.龃龉(jǔ)    瞠(chēng)目结舌殚(dān)精竭虑自怨自艾(ài)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又是割裂的。
  B.如何协调解决地区冲突、使非盟在地区事务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的角色,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
  C.郭沫若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D.由人民网和中国会展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节庆》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于北京举行,“烟台国际葡萄酒节”榜上有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些“80后”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鸟巢一代”。
  B.随着欧美债务问题蔓延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宣告破产。
  C.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D.《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体系,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中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D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5.将下列标有序号的六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合理的语序是(只填序号)2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④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
  6. 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6分)
  中华大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多少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这块热土而倾倒。既有毛泽东“山舞银蛇,  ,壮语欲与天公试比高”气势磅礴的热情讴歌;也有崔颢的“  ,烟波江上使人愁”对家乡的眷恋;还有辛弃疾“  ?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感慨;《礼记》中“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是先贤对她的美好寄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诗人艾青的深情告白。一个自信的中学生应该铭记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语,奋发有为,让祖国焕发新的生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7.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探究中国龙的象征意义。(2分)
  【材料一】: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摘自歌曲《龙的传人》)
  【材料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叫“龙体”,脸叫“龙颜”,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睡的床叫“龙床”,乘坐的车子叫“龙辇”,就连皇帝的子孙也叫“龙子龙孙”。
  【材料三】: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舞龙灯,跳龙舞,赛龙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材料四】:龙具百兽之形态,汇天地之灵气。古人有“龙有九似”的说法:角似鹿,头似驼(马),眼似兔(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能显能隐,千变万化,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呼风唤雨。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是:龙象征着吉祥平安。
  我选,探究的结果是:。
  8.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与龙有关的谚语佳句。这些语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请从下列四句中任选一句,写出你从中悟出的道理。(2分)
  ①不下大海,难捉蛟龙。
  ②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我选第句,悟出的道理是:。
  9.活动三:中国人素来以“龙的传人”自居,但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则是喷火食人的巨大怪兽,是邪恶的象征。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建议,放弃“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重塑能够真正代表当代中国形象的标志。    
  你同意吴教授的观点吗?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50字左右。(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