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370字。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咯(kè)血 襁(qiǎng)褓 近狎(xiá)
B.鹧(zhè)鸪 贲(bēn)张 襟(jīn)怀
C.惊蛰(zhé) 长唳(lì) 眩(xuán)晕
D.飓(jù)风 胸脯(fǔ) 屹(yì)立
【答案】 B(A.咯:kǎ,C.:眩xuàn,D.脯:p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股民的心理预期对股市的走向作用很大,去年下半年股市的持续下滑,股民们对国家经济过度悲观的心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美国针对朝鲜卫星发射计划宣布停止履行对朝提供粮食援助,这违反了2012年2月29日朝美协议的核心内容,这种行为真让人匪夷所思。
D.他为人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答案】 B(A.邯郸学步: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特长。属于语意用错。C.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美国的行为目的很明显,不难想象,所以用在此处不当。D.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也不含糊、不马虎。属于感情色彩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支精神火炬,“五四”之所以永不熄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那场运动中,青春的炽热与愤怒的烈火点燃了赵家楼的那把大火吗?
B.近期,美国接二连三地对“中国制造”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裁决,主要原因是为了在大选之年取悦选民,为自己拉选票的目的。
C.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D.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3日拉响防空警报是为了提醒市民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勿忘81年前的“五三惨案”。
【答案】 D(A.成分赘余。B.结构杂糅。C.成分残缺,“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小康”后应加一个“的高度”之类的词语。)
4.下面对本单元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昌耀的《河床》,以辐射性的构思,无限伸展的空间序列形式,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黄河源河床的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的形象。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洞。
B.《金黄的稻束》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
C.李广田的《地之子》是一首自由诗。全诗分两节。第一节直接倾吐诗人对于土地的深情。第二节由“地”而转向“天”。《地之子》的作者正是从“大地”与“天国”的这种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
D.牛汉的《半棵树》是一首叙事诗,他以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交代地点、环境,以及事情发生变化的时间、原因等,还以富有戏剧性变化的“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一句作结,强化读者对“半棵树”的印象。
【答案】 D(不是叙事诗,是抒情诗)
二、(9分)
5.阅读汪国真的《但是,我更乐意》,对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判断,最恰当的一项为( )
但是,我更乐意
汪国真
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只要路没有错/名利从来是鲜花/也是枷锁/无论什么成为结局/总难免兴味索然/流动的过程中/有一种永恒的快乐
尽管,我有时也祈求/有一个让生命辉煌的时刻/但是,我更乐意/让心灵宁静而淡泊
A.名利是人生的枷锁,我们不应去追求。
B.追求的过程比成功的一刻更快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