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0470字。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中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综合能力测试题(二)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桎梏(gù) 倒影(dào)
商埠(bù) 少安毋躁(shāo)
B.皴裂(jūn) 箴言(zhēn)
鞭挞(tà) 安步当车(dàng)
C.嬗变(shàn) 拘泥(nì)
炽热(zhì) 暴虎冯河(píng)
D.档案(dàng) 提防(dī)
肯綮(qìng) 惩前毖后(chéng)
【答案】 D(A项“少”shǎo;B项“皴”cūn;C项“炽”c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与时具进 振聋发聩 夙兴夜寐 引疚自责
B.两全齐美 秣马利兵 良莠不齐 掉以轻心
C.骨鲠在喉 置若罔闻 欢心鼓舞 针贬时弊
D.风声鹤唳 枉费心机 改弦更张 闲情逸致
【答案】 D(A项“与时具进”→“与时俱进”,“引疚自责”→“引咎自责”;B项“两全齐美”→“两全其美”,“秣马利兵”→“秣马厉兵”;C项“欢心鼓舞”→“欢欣鼓舞”,“针贬时弊”→“针砭时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果因为有一个球员登陆意甲就妄自菲薄地说中国足球的水平足以和欧洲球队抗衡的话,那就是目光短浅了。
B.现在各种渠道发布的养生保健的信息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还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有的甚至留下一团迷雾,叫人不知怎么办才合适。
C.学习上遇到了问题,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
D.谈起当地的风土人情,小张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夸夸其谈,就连在场的民俗研究专家也惊叹不已。
【答案】 B(A项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B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C项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D项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城市的限购政策将要到期之后是否持续,一些地方政府态度暧昧,三缄其口,骨子里所想的,无非是取消“限购令”,迎接房地产业所谓的“春天”。
B.人们难免担心,一旦人造禽流感病毒的制造方法公之于众,会被恐怖主义者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C.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认同“先就业再择业”,先抢到一个“饭碗”,工作几年后,再换一份待遇更高的新工作。
D.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员工转换职业方向的前三大原因分别是:追求高薪(32%)、工作与生活平衡(30%)、行业下滑(11%)。
【答案】 B(A项“将要”与“到期之后”,时态矛盾;C项“认同”之后缺宾语“观念”;D项“根据……调查显示”,句式杂糅)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