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小题,约5640字。
2012学年奉贤区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3.1)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
5.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
6.悍吏之来吾乡,_____________________,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诗,完成7-8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________和_______(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课文选自《___________》,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所作。(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反衬了曹刿的深谋远虑。
B.从本文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作战时,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明曹刿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
D.曹刿认为“彼竭我盈”是追击的最佳时机。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