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6题,约9380字。

  衢州二中二○一二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
  时间:150分钟     命题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核教师:夏艳丽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窨井(yìn)    偌大(ruò)     绮(qǐ)丽        戛(jiá)然而止
  B.俯瞰(kàn)    连累(lèi)     降(xiáng)服     相(xiàng)机行事
  C.谶语(chèn)   攻讦(jié)     桎梏(gù)        一应俱全(yìng)
  D.揩(kāi)油    市侩(kuài)    血脂(zhǐ)       唯唯(wěi)诺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时间就是这样一个魔术师,它可以使苦难变得甘甜,可以使荒唐变成正常,它可以抚平伤痕,深化仇恨,磨损心态,消蚀良知,甚至使真实消失无痕,使幻影坚如磬石。
  B.蜂踊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有宽洪大量的国民气度。
  C.花儿睁开纯洁的眼睛,打量这个它期盼已久的世界,用温柔的眼神凝视这个残酷的世界,然后——在生命最美丽的时刻,香消玉殒,震撼人心。
  D.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凭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记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桑德尔的课堂上,道德问题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他所制造的道德困境十分尖锐,以至于唯一的途径就是思考。
  B.他清楚地知道,三年的高中是爹妈东挪西借才供下来的;如今考上大学,这四年全家人不知要过怎样挤牙膏的日子呢!
  C.林书豪带领状态低迷的尼克斯队连创佳绩而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成了海峡两岸炙手可热的人物。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学生眼睛近视居高不下,小小年纪,五彩斑斓的世界就在眼前变得模糊起来,这多么让人惋惜。
  B. 衡量公安执法成效,不仅要看能否及时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还要看能否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C.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眼病。这种疾病虽然无法治愈,但视网膜神经却可在一个亮点保留相应的功能。
  D.在书中,李大猷博士用一百多种中草药名来作为各篇题头的“注解”,成就了该书独特的表达方式,被称为“中国社会的本草纲目”。
  5.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3分)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6.年度汉字评选,是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它能真实再现民意和舆情,表达民众诉求和期望。回眸刚刚过去的2012年,你心中的年度汉字是什么?结合时政,运用排比手法写一段话对它作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诠释。(不超过50个宇)(4分)
  7.阅读下面关于中国2011-2012年旅行网络预订用户数及网络预定率和中国2012年网络各类旅行预订率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o
  表一                                       表二
  (1)由图表一得出结论:                                                                           
  (2)由图表二得出结论:                                                                         
  (3)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狂狷传统
  ①如今人们一谈起国学,一谈到古风,脑子里冒出的就是“温良恭俭让”,这可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误读,似乎只要表露一些真性情,就是国学涵养不深,这更是一种谬见。道家对真性情的推崇自不必说,儒家也是把真性情看作做人与学问的基础。在孔子的思想中,“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直”就是要人展示真性情,冯友兰对直的解释是“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是一种率性之道。孔子说“人之生也直”,就是强调人在生活中应奉行“直道”,他认为那些不直的人能生存下来,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孔子还说“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认为古时三代之所以值得人们景仰,就是因为奉行“直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