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40字。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此文是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感知内容,把握文意,重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选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作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通过对小屋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是集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美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美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常抱怨生活单调乏味)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诗化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崇尚独立、追求自由的情感根据文本特点(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文字优美,笔调清新)和学生的知识层次,我将重点拟订为感知文章内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难点确定为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底蕴普遍较差,情感脆弱,在教学中,宜遵循教育心理学的量力性原则采用以下教法:
1、导学点拨法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要让学生真正感知、理解文章,把握主旨,必须有一个好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紧扣学生认知能力和最近发展原理,以问题导航,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指向性。同时要适时点拨,组织学生自学,研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做好学生引路人。
2、情境陶冶法 《我的空中楼阁》托物言志,寄情与景,充盈意境之美,应重点创设一种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自主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的追求,所以采用情境陶冶法 ,有利开发学生潜在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3、探究讨论法 职校学生大多处在青春萌动期,一旦剔去屏蔽层,他们活跃的思维、灵动的想法就可以成为课堂活的素材,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教师“一言堂“模式,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就能促使学生自觉的在品味联想中增强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能力。
三、学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文化积淀少,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薄弱,我设计的学法是
1、朗读法 朗读是物象、节奏和旋律的直觉,是表层的个别的感觉。属于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步。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卢棱说过:“孩子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情来阅读文本,而朗读中,又可以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品味作者抒发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内心感受的至真至诚,《我的空中楼阁》想像丰富,语言精美,节奏明快,描写生动、更适合学生饱含感情,书声朗朗,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体验品位。
2、联想、想象法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通过联想想象可以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化枯燥的单方传授为积极的思索感受,课文是直观的材料,可以成为想象的依据来源。运用联想想象才能深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既扩展了知识,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3筛选法 这篇文章美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