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00个字。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永葆童心
教学目标:
(一)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由人及己,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进一步认识自我,体验“成长”,展望未来。
(二)通过阅读、写作和交流,由己及人,了解不同的童年生活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一步理解童年与亲人师长的密切关系。
(三)通过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再“酿”童年生活,记录、珍藏自己的童年,体会语文与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一)熟知本单元每篇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每篇文章思想内容。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的人物故事。
(二)比较本单元各篇文章,理清文章主题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人物思想、性格、情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语言风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读后给自己带来的认识、理解、感受。
(三)整理自己的童年趣事,找出能唤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玩具、照片等物品,再现自己的童年故事。
(四)请学生在课外收集、查找不同时代的反映童年生活的文章,并与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比较。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回顾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比较、讲述相关内容及故事。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由人及己,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写作。再现童年难忘时光,表述童真、童趣、童心。交流、感受、分享、欣赏同学作的习作。以小组为单位编缉结集,题目自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将永远深深留在心里。值得珍惜的不仅仅是那些重大的事件,还有一些看来并不起眼的人物和事情。只要是曾经触动过心灵的,不管看起来多么平淡,只要用天真的眼光去看,就会变得可爱、有趣起来。
普希金说:“那些过去了的一切,将成为亲切的怀念。”让我们一唤起记忆,永葆童心。
(二)复述故事
1、由一人复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说的故事和鲁迅的评论的主要内容,其他人则补充遗漏的部分。讨论什么地方可以省略,什么地方不可省略;哪些句子是有趣的,哪些句子是特别有趣的。
2、选择本单元另外一篇故事开展上述表达交流活动。
3、你读过、听过哪些令人难忘的童年故事?向同学们讲述其中的精彩部分。
(三)回眸童年
1、向小组同学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尽量与众不同。各组推荐二三位讲得最好的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
2、独立或以三五人为一组,采访父母、老师或其他亲友尊长,了解他们的童年,就童年、童心作一次坦诚的情感交流。
(四)童年的我
趣味小制作:“童年纪念卡”。
1、从自己的童年照片中选出几张最有特点的。
2、在照片旁边空白处配上“题名”和“题词”,如“这就是我”“在金色的梦中”“看,是个当将军的料”,“快长大吧,伟大的事业在等待着你”等。(题名越别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寻找自己的秋天
教学目标:
(一)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阅读面,丰富阅读优秀诗文的直接体验和积累,加深对于古今作家“咏物感兴寄怀”文学传统的了解。
(二)通过秋游活动,在自然秋景中松弛身心,感受造化之美,捕捉自我真实体验,并与阅读积累贯通起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通过日记和朗诵,将活动的成果物化、外化,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关于“面对同一景物有不同的感兴及不同的表现”的体会和认识。
课前准备:
(一)语文课任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带队参加一次秋游活动,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并把秋游的感受写成日记。
(二)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书店、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秋诗秋词秋文以及与秋天有关的图片、音乐、绘画、视频或影片资料,然后制作成小报、幻灯片等。如果条件限制,可由教师协助提供,尽量做到内容充实丰富,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课前,教师可把学生制作的小报张贴在教室后的黑板上,如条件许可,视频、幼灯片等可在课堂上播放。
(三)通过走访或查阅资料,了解秋天里的节日与习俗,收集整理相关诗词。
活动时间:
1至2课时。
活动方案:
(一)激情导入
碧蓝色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绿色的河流如滤过一般清明,凉凉的空气像薄荷一般清清爽爽:秋天,似乎来了,可是又好象不见踪影。
去寻找秋天,在满园的绿意之下。秋天在哪儿?突然间,好似阳光迷了我的眼,恍恍惚惚看见一个金色的精灵狡黠地冲我眨眼,而后轻轻一跃,翩翩而下,除了那片婀娜的叶子,我的眼前一片空白。我似乎听到她娇媚的笑,她摇曳身姿,如最轻盈的舞娘;她低眉顺首如最娇羞的睡莲;她轻扬裙袂如同最高雅的淑女。我仿佛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落叶,那是一个奇女子,一个冶艳的世界。她,以其缤纷,成其盛大,而所有的华丽归于一声轻叹,而坠于地,那一声轻叹,让我找到了秋天的痕迹。
去寻找秋天,在色彩斑斓的诗词歌赋中。颂春唱夏吟冬,秋在哪儿?我看到李后主悲凉的背影:“无语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原来,秋天在寂寞里。我看到崔莺莺不舍的目光:“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原来,秋天在那不舍之情里。我看到李清照秀眉微蹙:“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原来,秋天在美丽的相思里。
去寻找秋天,在紫天鹅绒般的夜空中,在星与月的合唱中寻找秋天的气息。新月如眉,洒下点点清辉,温柔无比;望月如玉,皎洁如斯,不掺一点杂质;残月如钩,勾起心中的一点惆怅。
其实,秋天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寻找。她在霜染的红叶上,在她在累累的果实中,她在丰收的农民笑脸上,她在文人敏感的感叹声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