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7790字。
惠南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模块测试卷
命题人:张淑秀
(本卷共七大题,26小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
一、先秦诸子名句名篇填空(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6分)
(1)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4)孟子曰:” ,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 , , :此之谓大丈夫。”
二、文言文阅读(选自《先秦诸子选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2——8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指自然灾异等反常现象)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fèn),则可谓至人矣。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
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节选自《荀子•天论》,有改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制:动词,掌握
B.寒暑未薄而疾 薄:混杂、依附
C.蓄积收臧于秋冬 畜:牲畜 臧:通“藏”,储存)
D.故错人而思天 错:使…弄错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2分)
A.倍道而妄行 B.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C.怪星之党见 D.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B.怪: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C.非: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怪之可见,而畏之非也。
D.文: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而殃祸与治世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禹以治 何以战
C.是何也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因物而多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对下列语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荒而用侈——农业荒废而用度奢侈
B.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的生命受之于自然,国家的命脉决定于礼制。
C.犹不雩而雨也——还是不求雨就下起了雨好
D.以为神则凶也——认为这些是神灵就有害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论述天道运行有自身的规律,人们要想社会富足安定,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节约用度,增加物质储备。
B.第一段,作者指出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人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与“天人合一”的儒家道家传统观念是相同的。
C.对“星队木鸣”等异象,作者认为不足畏,那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并进一步认为,政治清明,则异象迭起也没什么关系。但对于“雩而雨”的现象,作者只好作出含糊的解释。
D.自然无法影响“治乱”,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却可以影响自然,使自然出现各种各样怪异现象。
E.文章把散句和整句结合起来,挥洒自如,使说理透彻,行文气势和节奏感强;运用设问、反复、排比、对比等修辞,酣畅淋漓的表述了观点。
8.把下面文字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9.(1)“江风引雨入舟()”句中( )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