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个字。

  记叙文阅读例析
  ——2013中考语文复习:解题技巧之三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赵洪军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
  纵观多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分析考生答题情况,结合二十几年的阅卷经验,现就现代文——记叙文答题技巧总结如下,望广大教师和考生参考。
  【有关要点】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4、归纳主题的几种方法:
  ①要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②抓住文中议论抒情句。
  ③掌握常用答题格式:通过写……歌颂(批判、揭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5、文章线索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人物及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以实物为线索,如《麦琪的礼物》。
  ③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以事件为线索。
  ⑤以时间或地点的转移为线索。
  6、怎样找文章的线索?
  ①看文章的标题
  ②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
  ③议论抒情的语句。
  7、线索的作用:
  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层次更清晰,更好的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为清晰。
  8、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便于叙述故事、增强文章真实性、读起来更亲切。
  9、怎样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A、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B、找出塑造人物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描写(作用是直接刻画主人公的性格、形象)。
  侧面描写:人物烘托、环境烘托(作用是: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
  10、分析文中关键句子或段落的作用(结构+内容)。
  (1)结构上:
  a、开头:设置悬念、总领全文、点题、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b、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c、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扣题、总结全文。
  (2)内容上:开头常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待背景;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常为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11、题目的作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充当文章线索、揭示文章中心、新颖,吸引读者。
  12、常用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作用:议论、抒情:多为抒发作者的情感、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记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描写: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13、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的表现了……
  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态,含蓄的表现了作者的……的感情,把……写活了。
  反问:起警策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
  设问:引发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引起下文。
  排比:加强语气、增强气势,使文章节奏鲜明,突出的表现了作者……的感情。
  夸张:突出强调。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