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20个字。
说明文阅读例析
——2013中考语文复习:解题技巧之四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赵洪军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
纵观多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分析考生答题情况,结合二十几年的阅卷经验,现就现代文——说明文答题技巧总结如下,望广大教师和考生参考。
【有关要点】
1、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内容分:从说明对象不同来分,有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两种。
按说明语言分:从语言风格不同来分,有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两种。
2、考查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答题技巧:A 、题目B 、首尾段C 、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事物说明文指出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介绍了……的……(对象+特征)。
3、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共8种)
A、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B、举例子:真实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C、列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D、作比较:通过对比,鲜明的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E、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F、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G、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H、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4、说明顺序及其应用
(1)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物的构造、生产、发展、演变过程。
(2)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的构造、形体。
(3)逻辑顺序: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能、事理、本质。
逻辑顺序又可细分为:A 、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 、先主要后次要。C 、先原因后结果。D 、由现象到本质。E 、由性能到功用。F 、由一般到特殊。G 、由整体到局部。
5、说明文的结构:
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
6、“这”或“这样”的指代内容:
指代上文中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调换段落顺序可以吗?为什么?
不能,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符合逻辑(或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分关系中的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的顺序相照应。)
8、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程度、范围、数量上)加以限制,删掉后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所以不能删。
9、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平实、简明,通俗易懂(科学小品:生动)。
10、说明文开头引用诗句、故事、传说等的作用是:
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被说明事物的神秘色彩,为下文作铺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