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0小题,约7370字。

  康杰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2013年3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霰 (xiàn)     汀上 (tīng)    纤尘 (xiān)   扁舟(piān)
  B.旌旆(pèi)   凤阙 (què)     江渚(zhǔ)     剡溪(dàn) 
  C.砧声 (zhān)    浣女 (huàn)    塞草腓 (féi)  玉箸(zhù)
  D.草檄 (xí)      天姥 (mǔ)      渌水(lǜ)      啾啾(jiǖ)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其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即将编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B. 今年,内地赴港游客的消费模式已发生改变,以往是慷慨解囊 ,专攻奢侈品,如今则集中购买化妆品、日用品。
  C. 自从1999年推出“黄金周”假期以来,国内旅游市场风生水起 ,2011年营业收入高达2.25万亿,相当于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D. 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来天池景区的游客不绝如缕 ,截至10月2日,已超过 5000人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说到底,不管是北京或是其他地方,做好“治堵”工作还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草莓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被誉为“果中皇后”,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
  C.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向好,一定程度的通胀有利于企业的扩张。不少企业家已经筹划在适度通胀的环境下加速扩张,顺势把一部分成本压力转移给下游企业。
  D.据报道,日本某小岛近海突然有大量深海鱼漂浮至水面,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当地岛民感到很吃惊,并担心近期会有大地震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      ,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      ,      。依此类推,       , “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④②⑤①     C. ②④③⑤①   D. ②⑤③④①
  5.下列称呼与诗人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王右丞    孟襄阳    青莲居士    少陵野老    韩昌黎    香山居士
  A.王勃     孟郊       李白        杜审言      韩偓      白居易
  B.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韩愈      白居易
  C.王勃     孟郊      白居易      杜甫        韩偓      李白
  D.王维     孟浩然     白居易      杜审言      韩愈      李白
  6.下列有关古代诗歌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人常以诗歌相互酬唱交流沟通感情。对“原唱诗”的回复称为“和诗”,在标题中常含“和”字,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B.唐人常以汉朝自比,如高適《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汉家大将西出师”,其实都是指唐朝在边疆的战争。
  C.比喻是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可使形象的诗歌语言更加生动、传神,比如“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的“玉箸”指的是因战争而导致亲人分离的思妇的眼泪。
  D.“行”,即歌行体,是古典诗歌的体裁之一,乐府诗常用此体。高適《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李白《将进酒》,杜甫《兵车行》,都是沿用了古乐府的旧题。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者二十行冠礼,唐代男子成丁裹头巾以象征行成人礼,如“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B.古人尚左,官职晋升常称“左迁”,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抒写升职之欣喜。
  C.古人有避讳的讲究,如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古诗中常称王昭君为明君或明妃。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瀛洲、蓬莱、方丈是东海的三座仙山,李贺《梦天》“黄尘清水三山下”中的“三山”即指此。
  8.《春江花月夜》中最能明确体现诗人对宇宙、人生哲理思考的诗句是(    )
  A.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B.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C.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9.李白杜甫二人是唐代诗坛的泰山北斗,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双子星座。下列对李白杜甫诗歌比较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兼有朴素明快、清新俊逸、奇特瑰丽、真挚深沉、旷达潇洒等风格;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情感诚挚、深厚而浓郁、忧愤而蕴藉,语意常停顿挫折,或起或伏,诗歌有情有景,相间相融。
  B.李白表现自我的诗歌意象与画面形象常带有梦幻飘逸的色彩,如奔腾自“天上来”的“黄河之水”,瑰丽惊悚的梦游仙境;杜甫写漂泊诗歌的意象个体的孤独与渺小,渲染一种悲怆、伤感的氛围,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中孤独的“沙鸥”。
  C.李白诗中的抒情主体飘飘欲仙,狂傲不羁,陷入了疯狂与癫狂的状态,表达一种个体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消极思想;杜甫历经世乱饱受流离之苦,故诗怀“忧国”之情,渴望朝廷大规模用兵以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却无暇顾及人民的苦难。
  D.李白诗歌喷薄而出,艺术手法往往是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比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杜甫则“语不惊人死不休”,长于磨炼诗句,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即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一幅开阔雄浑的景象。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