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5450字。
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
答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导试简表
本试卷考查要点 校本纲要目标 相关题号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选择题正确率达到70%以上 第一大题
阅读与鉴赏 有关高二阅读和古诗文的能力目标 第二大题
识记积累 规定篇目的背诵正确率达到90% 第三大题
作文 观点明确,话题集中,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第四大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颛臾(duān )后羿(yì)社稷(jì)鳏寡孤独(guān )
B.阙如(quē)期功(qī)弑君(shì)鲜为人知(xiān)
C.忝居(tiǎn)怃然(wǔ)击磬(qìng)荷枪实弹(hè)
D.孝弟(tì)忠恕(shù)左衽(rèn)被发行吟(bè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狩猎修葺钻燧取火岌岌可危
B.渎职沮丧礼崩乐坏克己复礼
C.迂阔肇始譬如北辰暴虎冯河
D.陪臣轻裘始作俑者待价而估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政治家和士人都充斥急功近利的情绪,他们提出了许多政治策略和措施都是短视的。
B.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
C.孔子在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曾多次受到暴力威胁,每次他都以坚定的信心克服了困难。
D.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其困难都比汤、武大得多。
4.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抗日战争使全国分崩离析的局面变成了比较团结的局面。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而无益。
5.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宫门内挡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6.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今女安,则为之
C.使子路反见之D.泛爱众而亲仁
8.下列各句和“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愿无伐善,无施劳B.既来之,则安之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D.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9.下列各句和“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久矣吾不复见周公。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
A.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B.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C.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D.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6分,每小题3分)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