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6100字。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一)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2)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3)黑云压城城欲摧,      ▲        。              (  ▲   《雁门太守行》)
  (4)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5)出淤泥而不染,     ▲        。                     (刘禹锡《爱莲说》)
  (6)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与南宋文学家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两句“    ▲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7)中国古典诗词中写到“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积累的名句(上下句)。
  ▲            ,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 ” “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4.中国的楹联起原于古代的桃符。是古人用来驱邪避鬼、护卫安全的一种图腾。传说中的黄帝制定了一种礼仪,在除夕或元日那天,让人们在门上树立大桃人,上面画两个神xiàng( ▲ ),以求避鬼驱邪。后来逐渐形成一种风俗,在每年春节时把桃符悬挂在门上。对联与古典诗歌有着千丝万lǚ( ▲ )的联系,它的艺术特点也就跟古典诗歌一样,要讲求工整、对丈、讲求平仄起伏。它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抑扬顿错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连云港市书法家每年都会举行义务写春联文化惠民活动,书法家们现场泼墨挥毫,为市民送出福字和春联,hóng( ▲ )扬传统文化。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
  (3)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2分)
  • 上联:                       ,弃之可惜;
  • 下联:杯 里 酒 口 口 都 香 甜,量力而行。
  5.名著阅读题。(6分)
  (1)“骆驼祥子”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3分)
  (2)在飞岛国的“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很多见闻,请说出至少三个来。(3分)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6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6.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3分)
  7.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做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完成8~11题。(14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