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1张,教案约4370字。另配有两个音频素材。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案
学习目标:
1.筛选文中信息,进行批注式阅读;
2. 品味瞿秋白这一人物形象;(重点)
3. 培养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真我的精神。(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幕: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罗汉岭下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此时一位文弱书生用俄文唱着《国际歌》,泰然自若地走向他们。随后,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微笑着说:“此地甚好,就在这里,你开枪吧!”
刽手们杀害的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
今天,随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板书)认识人物瞿秋白。
二、 初读印象
在预习中,同学通过欣赏教材中瞿秋白的照片,对他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阅读教材中、导学案上瞿秋白的简介,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同学们在导学案中的【初读印象】写道:此时,我看到的瞿秋白是一个“脸很白,眼睛很有神的书生(板书)”;是一个“外表文弱(板书),但眼神坚定的书生”;是一个“犯过左倾错误,但知错能改(板书)”的人。
同学们都真实地写下了自己对瞿秋白的初步印象,那梁衡又是如何描述他对瞿秋白的初步印象呢?我们一起进入文本看看。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自然段,看能否寻找到相关信息。
(生齐读,然后作答。)
(板书)谜、博大深邃、名画
过渡:用梁衡的话说“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接下来,我们就随梁衡来欣赏这幅名画。
三、 再读印象
在预习中同学已采用批注式的阅读方法,围绕“瞿秋白是怎样的一个人”进行了解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组成小组,对3、4、5段所作的批注进行交流,并补充、完善自己的批注。
(生小组活动)
同学们,交流中小组成员的解读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