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60字。

  文言实词专题学案15(教师版)
  ——词类活用
  命制人:高三语文备课二组
  审核人:高三语文备课二组
  【教学目标】
  1、复习重点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2、重点掌握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活用现象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考点阐释】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类  型  及  规  律      例             句    译     法
  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其一犬坐于前(《狼》) 像……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用对待……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