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br>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为,相当于“于”)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坐,犯罪)?’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诣,到)王。王曰:“缚者曷(曷hé,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枳zhǐ,枳树,果实酸苦)。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得无,有“恐怕”“大概”之意)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熙,通“戏”)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br>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br>
①习辞: ②方:<br>
③固: ④徒: ⑤其实:<br>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r>
①吾欲辱之,何以也( )<br>
②为其来也( )<br>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 )<br>
④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br>
<br>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br>
3.①过王而行 ②所以然者何<br>
A、①送到大王面前就走 ②这样的原因是什么<br>
B、①经过大王面前行走 ②这样的原因是什么<br>
C、①经过大王面前行走 ②所以这样是什么<br>
D、①送到大王面前就走 ②所以这样是什么<br>
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br>
A、圣人不能跟别人嬉戏,我违反就自取羞辱啊。<br>
B、圣人不是可以跟他嬉戏的,我违反就自取羞辱啊。<br>
C、圣人不是可以跟他嬉戏的,我反而自取羞辱啊。<br>
D、圣人不能跟别人嬉戏,我反而自取羞辱啊。<br>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br>
①吾欲辱之,何以也?<br>
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br>
③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br>
④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br>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