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403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初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规定的答题纸范围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qīng)  ▲诉②凛(liè)▲ ③开天(pì)  ▲地 ④深居(jiǎn)  ▲出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望向窗外繁花似景的木棉,那构勒分明的枝干如英雄的铮铮铁骨,傲立于千骄百媚的群芳中;那热情似火的花朵,如英雄绽开的笑脸,鼓舞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独然于世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胸怀,无不诏示着英雄的赤子之心1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④采菊东篱下,▲。(▲《饮酒》)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⑥▲,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
  ⑧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阅读《朝花夕拾》,完成问题。(5分)
  ①《阿长与(山海经)》中,什么事使“我”对长妈妈“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又是什么事使“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②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谁?请写出姓名,并简述他留给鲁迅印象深刻的两件事。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5.近日,一曲《沁园春霾》红遍网络。下面摘录了词的上阕,请你结合内容和形式,说说它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3分)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四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
  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6—9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面哪一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劳其筋骨    C. 曾益其所不能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益习其声(《黔之驴》)
  C. 发于声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7.下面哪一项中没有通假字?(2分)
  A.衡于虑
  B.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C.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D.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两篇文章都在讲治国之道,它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作简要概括。(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