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40字。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体会孟子议论的思辩色彩。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积累文中文言实词和句式。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中文言实词和句式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与他的思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家。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子孙)的学生。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和天命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课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与本单元第一课《季氏将伐颛臾》中陈述的孔子“德政”思想一脉相传,且有所发展。课文还反映了孟子雄辩,其辩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美的特点。
  二、字词①(注音释词)
  好hào战:喜好征战。
  弃甲曳yè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
  数罟cùgǔ:密网。
  洿wū池:池塘。
  衣yì帛:穿上丝帛衣服。
  鸡豚tún狗彘zhì:豚,小猪;彘,猪。
  畜xù:畜养。
  庠xiáng序:学校,殷时叫序,周时叫庠。
  孝悌tì:尊敬父母礼敬兄长。
  颁bān白:(头发)斑白。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字词②(一词多义)
  凶:年成不好/凶残、残暴      接:交锋/接触
  喻:打比方以说明/比喻        直:只是/笔直违:耽误/违背                  
  时:季节、或时机/时间
  树:种植/树木                夺:丧失/夺取
  谨:认真从事/谨慎            检:约束/检点
  涂:路途/涂抹                发:开仓赈济/开发
  三、思考与归纳:
  ①找出二人问辩的核心话题;
  ②从孟子的辩看“仁政”思想;
  ③谈谈学习本文的实词积累
  (设想:答问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找依据,不要离开课文的具体表述而空谈“仁政”。)
  四、讨论与点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