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600字。
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 审题:罗晓晖 黄明勇
请用2B铅笔将1—11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袅娜/枭雄 着装/软着陆 鸟喙/大笔如椽
B.柠檬/房檩 不禁/紫禁城 敛裾/生活拮据
C.奏效/骤然 角色/独角戏 偌大/一诺千金
D.猗郁/作揖 间距/亭子间 濯足/擢发难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宛然 萧索 贻笑大方 砰然心动
B.凋敝 攀缘 铤而走险 没精打采
C.消受 缈茫 不识时务 夙兴夜寐
D.惊蜇 斑驳 坚如磐石 一鼓作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情况,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很满意。
C.为了救活这家工厂,新厂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开发,真可谓殚精竭虑。
D.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圆满对接,毫发不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B.本着“规范行为、促进成长、共建温暖大家庭”为原则,班委会在广泛征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级管理规定。
C.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D.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中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当今中国人奉行的“功利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判。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太爷因儿子的不争气一病不起,陈姨太提出给老太爷捉鬼治病。除了觉慧痛斥这群“长辈”外,其他人都不敢反对,因为怕承担不孝的名声。(《家》)
B.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民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慧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C.克洛德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到他们幽 会的小旅店藏起来,最后手握着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D.克洛德死后,加西莫多失踪了,与他一起失踪的还有爱斯梅拉达的尸体。后来人们在地窖里找到了两具抱得异常紧的尸骨。(《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