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550字。
泰州市高港中学、黄桥初中二〇一三年联考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在四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人民qí福,再大的地震,震不倒万里长城,再大的灾难压不垮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心手相连,血mài相通,让我们xié起手来同舟共济,重建家园。四川雄起,伟大的中国jué起! ——摘自“新浪微博”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一项是(2分) ( )
A.什么是快乐?教材列举了三种意见:一是清闲,二是创造,三是享受。
B.人民日报批某些“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指出革命题材不能太娱乐。
C.“现在生产的是什么产品?这个药是用来做什么的?”胡主席问道。
D.2013年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主题为“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最近,有不少日本人把户口迁移到了钓鱼岛,妄图把钓鱼岛从中国分裂出去,这真是自欺欺人。
B.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C.我市部署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⑴—⑷每题1分,第⑸题4分)
⑴______________,计不旋踵。 ⑵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⑶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⑷野芳发而幽香,
⑸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5、名著阅读:(6分)
(1) 《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 国,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2分)
(2)“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著名章节,请借助阅读经历,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简要说出“调芭蕉扇”中,孙悟空智取芭蕉扇,采取的两个措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偷梁换柱”是中国古代战争经常用到的一种计谋,例如《西游记》第25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时,因悟空打了人参果树,师徒四人被吊在了柱子上,后来悟空用木柱换下了师徒四人而逃走,就采用这个计策。你能再简要列举运用这一计策的故事情节来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某班级学生举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某一小组的成员就H7N9禽流感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他们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
材料一: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材料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提示称,H7N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为预防感染,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不喝生水。
(1)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有些同学谈H7N9禽流感色变,整日忧心忡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该如何劝说他们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很多饭店里,禽鸟已经销声匿迹,可等H7N9禽流感过去,食用禽鸟的现象又会死灰复燃,你能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保护野生禽鸟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7、⑴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 (1分)
⑵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