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90字。
2013年高考作文最新经典素材及运用指导
2013年高考作文最新经典素材及运用指导
劝善
我们曾试图去改变别人,后来发觉都是徒劳无功。明明带着好意,结果反而造成伤害,甚至反目成仇。为什么人总是听不进善意的劝告?劝的人和劝的对象,双方都要负责任。
劝的人,往往站在道德高点,一副审判官的气派,他看得准说得对,但气焰逼人,让人一见就反感。至于劝的对象,通常都以自我为中心,很明显的缺点,却偏不承认,有块布遮蔽眼睛,这块布就是他自己。任何真话,只要点出他的缺点,就被认为是在针对他,一概不被接受。
人际生活,大家都不愿听真话,也不愿说真话。或者干脆不对他本人说,而宁愿在背后说,多少误会从此产生。偏偏有人就看不见这原委。常听有人吵架时说:你为什么不对我本人说,要在背后说?
唉!能对他本人说吗?但有些话还是要对他本人说的。“劝善”是朋友应有之义,如果大家你好我好各不得罪,顶多算得上酒肉朋友而已,如此交友有何意义?
着名的古代以色列王戴维,一生敬虔自守,畏天爱人。但晚年却占有了部下妻子,还杀了部下以维持其美名。他是王,谁敢规正他?就有_A不怕死的人,婉转地对戴维王讲了个故事:城里有个富有财主,牛羊无数,另外有个穷人,只有一只小母羊羔,像宠物般与他家孩子一同长大。有天富人请客,舍不得取自己的羊,却夺了穷人的羊羔宰杀奉客。
戴维天性正直良善,听此恶行,大叫可怒也,非将此人法办不可。谏臣在此关头上轻描淡写说:王呀!你就是那人。
素材运用:劝善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劝者的态度和语气,就变得极其重要。有人总结经验:“应该用最柔和的语气来讲最重的话。”这好比喝苦药配以蜜枣,喝得下去,药才有用。而被劝者也要敞开心扉,时刻以“良药苦口利于病”来警醒自己接受善意的劝告。
心有此关过不了
有必要认识两个人。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7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这一切,季子都看在了眼里。当下,心里想,这剑,还是送与爱剑人吧。
由于当时急于出使,季子没有立即把剑给他。等到他从晋国出使回来,徐国国君已经死在了楚国。季子黯然长叹一声,当即,摘下佩戴的宝剑,就要交给徐国继任的国君。随从的人纷纷劝阻说,不可以啊,这是吴国的国宝,怎么可以随意赠给别人呢。
季子说,你们不知道。其实早在出使晋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把这把宝剑许给了他。如果仅仅是因为他死了,我就不把剑交出来,就是在欺骗自己的内心,因为吝啬一把宝剑,而去欺骗自己的内心,不是君子所做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