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390字。
安庆一中、铜陵市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中国素被人们视为一种“家族主义”的国度。而追溯历史,这种“家族本位”,是伴随着西周宗法制的建立和完善,而由周人率先奠定的。
西周宗法制既非单纯的政治制度,也非单纯的亲属制度,而是一地地道道的中国式的伦理道德制度。在这里,之所以称其为“中国式”的,乃在于这种伦理道德与那种西式的唯心化的伦理道德不同,其并非是超然于血缘之外,而恰恰相反地是内在于血缘之中。
摩尔根讲,“由家族组织产生的亲属关系有两类:一类是由世系决定的宗亲,另一类是由婚姻决定的姻亲”。如果说“宗亲”一类体现了家族同姓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的话,那么“姻亲”一类则体现了家族异姓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而一个家族广义的亲属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同姓成员之间关系的完善,也取决于异姓成员之间关系的完善。前者关系到家族内部世系秩序上的统一,而使家族成员关系成为稳定的;后者关系到家族对外对等式的交际,而使家族成员关系成为开放的。
周人的家族伦理的确立恰恰围绕着上述两个方面而展开,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其划时代的建树。
一方面,在周人那里,宗亲的亲属关系得以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为历史学家所津津乐道的一改殷商“兄终弟及”的家族制度,周人“父子相传”的家族制度的诞生正是其有力的说明。按照王国维的看法,这种“传子之制”之所以优越于“传弟之制”,恰恰在于它更忠实于家族血缘的“亲亲”原则和“尊尊”原则。这样,以其对家族血缘的所谓的“天定”法则而非“人定”法则的高度尊重,周人的“传子之制”不仅合乎自然地有利于家族内部继统上的息争,而且也顺天之运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家族传承的百世不易之制。
另一方面,在周人那里,除宗亲的亲属关系外,姻亲的亲属关系亦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这种对姻亲的亲属关系的高度重视,最集中地体现为周人“同姓不婚”制度的推出。王国维谓“同姓不婚之制实自周始”。究其初衷,周人之所以坚持“同姓不婚”,其既有“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的生理学考虑,又生理亦伦理地出于旨在明确家族伦理的目的。因此,周人的“同姓不婚”制的推出,对于中国古代家族伦理关系的建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使夫妇的婚姻关系以其“和两姓之好”的性质,为我们打开了通向家族姻亲亲属关系的通道,使家族关系从单一的、自我封闭的宗亲关系成为全面的和无限开放的宗亲-姻亲关系,而且亦从家族发生学出发,从事了对 “家”的一种“以‘嫁’释‘家’”的深度解读,开始得以把夫妇一伦奠定为家族中的一切亲属关系的真正根基。
总之,周人对家族伦理的理解是一体两面而全方位的。在家族伦理的坐标上,其既强调从宗亲关系所导出的父子一伦,又对从姻亲关系所导出的夫妇一伦给予积极认同。二者不惟并行不悖,且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而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正是基于这种全方位的理解,才使周人伦理始终成为我们民族丰富的伦理思想的取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摘编自张再林《父子伦理,还是夫妇伦理---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元伦理”之争》)
1.从原文看,下列对“家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西周宗法制的建立和完善,周人率先奠定并完善成熟了家族本位,使古代中国成为一种“家族主义”的国度。
B.一个家族广义亲属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同姓成员之间关系的完善,也取决于异姓成员之间关系的完善。
C.家族组织产生的亲属关系是宗亲和姻亲,前者是由世系决定的,体现了家族同姓成员间的亲属关系,后者是由婚姻决定的,体现了家族异姓成员间的亲属关系。
D.一个家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家族,在于其既是统一而稳定的,又是交际而开放的,并在二者动态平衡中维系着鲜活生命力的人际共同体。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商时期“兄终弟及”,周人则“父子相传”,这种“传子之制”的诞生是周人宗亲的亲属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有力的说明。
B.与殷商的“传弟之制”相比,周人的“传子之制”以其对家族血缘的“天定”法则的高度尊重,成为古代中国社会家族传承的百世不易之制。
C.周人对姻亲的亲属关系的高度重视,最集中地体现为周人“同姓不婚”制度的推出,这一制度的推出对于中国古代家族伦理关系的建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D.周人坚持“同姓不婚”,既有“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的生理学考虑,又出于有维护家族内部世系秩序统一的需要。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人的家族伦理围绕着“宗亲”与“姻亲”展开,既强调宗亲关系导出的父子一伦,又对姻亲关系导出的夫妇一伦给予积极认同,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划时代的建树。
B.西周宗法制是既超然于血缘之外又内在于血缘之中的宗族制度,从它开始把夫妇一伦奠定为家族中的一切亲属关系的真正根基。
C.在周人家族伦理的坐标上,宗亲关系与姻亲关系都得到高度重视,二者并行不悖而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是一体两面而全方位的要素。
D.周人的家族伦理遵循着“双亲式”而非“单亲式”的伦理路线,是我们民族丰富的伦理思想的取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二、(33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鄢、昆阳、邵陵、舞阳、新繴;东有淮、颖、沂、黄、煮枣、海盐、无繵;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臣窃料之,大王之国不下于楚。然横人谋王,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国患,不被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且魏,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