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8450字,部分答案扫描。

  河北省石家庄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试卷Ⅰ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伦理规范的真相
  人类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也就会有不同的社会规则,或者说,社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规则。规则,是合作和共同生活的信用系统。
  我们不可能无节制地疑神疑鬼,不可能怀疑一切合作和信用,否则无法生活。尽管有的人有时候忍不住会捣鬼,有的人有时候会受骗,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还是相当克制的,所以生活能够基本上正常进行。除了一些特殊时刻或特殊场合,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礼崩乐坏”。似乎每一代人都乐意抱怨下一代人的“礼崩乐坏”,按照这种看法的逻辑,人类生活早就完全没有规则和责任,早就不堪忍受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是有些我们习惯了的规则被改变了,所以会有一种“礼崩乐坏”的错觉,其实只不过是“礼改乐换”而已。当然,决不是说规则越新越好,而是说,不管新规则还是旧规则,规则就是规则,都只不过是表达了某种特定社会生活的“存在条件”。至于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规则,这要看实际情况的需要。
  伦理规范是社会规则的一部分,是社会运转的一种技术性措施。伦理着重考虑的是,像这样一些规则是否有利于一个社会的合作和秩序。所以说,伦理规范首先是为社会着想的,而不是为所有人或者每个人着想的。在某种意义上,伦理规范相当于一种社会管理技术,它首先考虑如何把社会中的人和事情管理起来,而不是考虑如何让社会中的人和事情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我很乐意强调伦理规范的社会学性质。相比之下,通常的伦理学喜欢强调伦理规范的人学甚至神学性质,我相信是非常错误的。伦理规范虽然不很坏,但也不很高尚。其实,伦理规范和时尚是非常相似的东西,时尚是没有能够变成传统的规范,伦理规范是变成传统了的持久时尚。如果看到规范和时尚内在的一致性,就可以看出规范并不怎么神圣,伦理规范和时尚一样都在迎合着某种东西,当然,时尚可能是在迎合着一些比较“浅薄的”、不成熟的欲望,伦理规范所迎合的规则是某种深思熟虑的、老奸巨滑的、世故审慎的东西。
  多数人总是当流行的伦理规范实际上对他比较有利时就热情地鼓吹这种伦理规范,而假如流行的伦理规范对他相对不利,他就很可能会批评这种规范,并且同时鼓吹另一种规范;或者还会有另一种做法,人们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对规范作出各种“临时性”的解释,总之,人们在实际行动时总会按照自己的利益把规范解释为对自己比较有利的“规范”。人们按照利益去选择和解释规范,结果就是我们都能够观测到的事实:伦理规范从来都不是“普适的”,而是一群人有一群人的规范,有着共同利益的人们就有共同的规范。 (节选自赵汀阳《人之常情》,有删改)
  1.对“伦理规范的真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伦理规范相当于一种社会管理技术,它并不首先考虑如何让社会更加完美,而是考虑如何让社会正常运转。
  B.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社会需要规则和责任,否则生活将变得不堪忍受。
  C.伦理规范和时尚有内在的一致性,因为它们都在迎合着某种东西。
  D.不同的人群总是会有不同的共同利益,所以适用于所有人群的伦理规范是不存在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社会规则,很难用“好”或“坏”来评价,而是需要引入另一个评价标准。
  B.所谓“礼崩乐坏”其实是一种错觉,反映的是因为对现有社会规则改变不适应而引发的心理失落。
  C.通常的伦理学喜欢强调伦理规范的人学甚至神学性质,是把它理想化了,并不符合生活实际。
  D.伦理规范总是会被老奸巨滑、世故审慎的人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去选择和解释,这种选择和解释有时也就不太可信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实的人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是斤斤计较的,“互惠”只不过是由长期经验总结出来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原则。
  B.社会中有一些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但遵守这些规则,并不等于可以过上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C.一旦人群的利益发生冲突,那么或者是规范要被修改,或者是人的群体将发生分化。
  D.“普适性”的伦理规范看上去有着充分的道德光辉,可是这种设想只是在事实上是合理的,在理论上却并不合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