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90个字。
背起行囊走四方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教材可谓有声有色有形有神,设计得很好。
“家乡风景独好”这部分,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虽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没有对家乡深刻的认识,也就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这一活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美丽的风景、古老的传说、深厚的文化意蕴,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独有的魅力,之后写一篇游记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则使这一活动有行有思,上升到新的高度。
“模拟旅游趣味多”这一模拟旅游活动,则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促使学生用旅游的视角去感受和发现祖国西部的美丽和神秘。“神游”解决了学生“身不由己”的困境,既能满足其求知欲、好奇心,又能使其获得审美乐趣,还能将“旅游”与“语文”结合起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不失为一个博大而浪漫的设计。模拟做导游,则可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写作游记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这种大的语文教学观念,实在值得肯定。因为是“神游”,所以要更多地借助于文字图片和声像资料,引导学生用“旅游”的视角去搜寻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物特产、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在较为全面地欣赏、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研究某一感兴趣的“景观”,使学生成为这一景观的“小灵通”,并用合适的方式(包括写解说词,做旅游指南,做导游解说等)把它介绍给同学和朋友。
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名胜古迹对联考”。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当下的世界中,更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又都生活在故人山水中,我们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故人山河。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来了又走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品格、思想情志、智慧才华却永远留在了这里。那些名胜古迹上,有过他们的身影,那名胜古迹的对联里凝结着他们的人生精神。确如教材所言,那些镶嵌在名胜古迹上的对联,犹如画龙点睛,我们可以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而这双“眼睛”是需要他们的后辈们去凝视,去读懂,去怀念的。另外,开展这项活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和祖国名胜古迹的基础上,学习考证,扩大知识面,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是很有意义的。
稍微欠缺之处是教材在“名胜古迹对联考”中也强调了多关注家乡的名胜古迹(教参p289),“重点是本省本地市的”,(课本 p213)倒不如去掉这个限制。因为从“家乡风景独好”到“模拟旅游趣味多”即“神游西部”,视野开阔了,若“名胜古迹对联考”不限制以家乡为主,则教师可能顺着前面的思路自然地引导学生走向祖国各地,在各地名胜对联所寄寓精神的领悟、对比中,更深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