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仿句公开课教案
形神俱备做仿句
【内容重点】⒈仿句的要求
⒉仿句的做题思路
【课型】 公开课
【课时】 一节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仿句题在 1994 年全国高考中首次出现, 98 年梅开二度, 99 年已是第三次出现了。从静态到动态,题型在改变,难度在提高,出现的频率在增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何为仿句
仿句,即仿例造句,就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和句式来表达特定的内容,是一种既有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性主观题型,这种题型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衔接、句意格调的和谐与一致,同时还能检验各种知识的储量与思维品质。它是一种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观题,属 D 级,也是属于灵活而难度较大的题型。
三、仿句的要求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特点和规律的,仿句也不例外。仿写句子的优劣,主要是从形式(字数、修辞、句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这两方面既要满足题目提出的显性要求,更要契合那些隐含在例句中的命题者的主观意图,由此及彼,是仿句的基本方法,形神兼备是其最高要求。
由此可见,仿句能否写好,关键是如何来模仿例句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剖析例句的特点 ,如果我们能从内容、句式、结构和意境格调即内容和形式上来剖析例句的特点与规律,写仿句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下面我们就以 1994 年高考试题为例,来加以分析:
例 1 、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横线的一句相同。( 5 分)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业绩。试想, 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先看内容方面,此题要求①是对仿句内容的规定,但很抽象;“另举一个事例”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对原事例分析中理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a 、 从“古往今来”、“杰出人物”可以看出,“另举一个事例”就应当是“现代的”是杰出人物,并且应当写出具体的姓名。(如举出的仍是古代的人物扣 1 分;若不写出人名或仅写集体名,扣 1 分;兼有则扣 2 分)
b 、必须具体写出“杰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努力。(否则扣 1 分)
c 、必须写出“杰出人物”在非同寻常的努力基础上在事业上的辉煌业绩。(未具体写出扣 1 分)
再看形式方面,是对形式方面的规定。对划线例句进行分析,可发现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a 、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假设句;
b 、复句中的三个分句,前两个必须是否定句,后一句必须是感叹句。
以上两点在仿句中也要体现出来,否则各扣1分。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仿句的形式拟为:
如果没有×××□□□□,□□□□,没有他□□□□□的□□□□,哪里会有□□□(某一领域)□□□□□□□(名称)的□□。
例如: 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卷,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理,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2 、再如 99 年高考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