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6900个字。
通州区2013届初三年级中考适应性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3月30日电(记者王珏玢)①由习近平主席赠送给俄总统普京的“国礼”《普京总统肖像》再次让南通沈绣吸引世界目光。②由南通沈寿艺术馆承制的这幅作品抓住了人物肖像的shén yùn(),把普京总统jiān yì()强悍的气质、充满智慧和活力的性格,A (惟妙惟肖/绘声绘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③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人们都能感受到作品光彩照人的艺术mèilì()和皇家气派。④沈绣虽然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打开了又一扇新的窗口,但是也又一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应填。
3.语段中有一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第句,修改意见:
4.综合性学习。(9分)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上面这则新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一】沈绣(又称仿真绣),是苏绣艺术中的精华,代表了中国刺绣的最高水平。1914年,沈绣创立者沈寿应清末著名“状元实业家”张謇之邀,定居南通,并首创中国职业学校——女红传习所,为南通的沈绣艺术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沈绣之所以蜚声海外,是因其作品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的技法于刺绣技法中,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使沈绣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
【材料二】沈绣技艺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沈绣技艺要求高、绣制时间长,绣制的艺人必须精通刺绣工艺并有绘画基础。现在绣工过硬的艺人大多年龄在60岁左右,而年轻人中愿意潜下心来传承这门手艺的少之又少,老一代沈绣艺人也有找不到接班人的担忧。
探究的结果:
(3)针对沈绣技艺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请提两条解决困境的切实可行的建议。(4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2)烈士暮年,________ __。(曹操《龟虽寿》)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6)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
(7)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
(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二)(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题。(6分)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6.诗的前三句描摹了桥下冰初结、▲、▲和楼阁闲静等初冬时节的景致,渲染出▲的气氛。(3分)
7.有人评价此诗奇在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妙。请从视角变换的角度分析这一评论。(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