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90字。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学稿系列    课型: 新 授     主备人:蒋刘芳      审核人: 梁咏娟、甄宝华      时间:2012-3-20
  课题:《项脊轩志》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教学重点: 
  1、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 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教学难点: 
  形散神聚的方法——线索串联法。
  教具方法:多媒体;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全文,掌握字词。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成语,并以这个成语为谜面,猜一明代作家名。 
  谜面:衣锦还乡。
  谜底:归有光                       
  二、作者简介:要求学生看注解①,教师补充。
  1、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被称为震川先生。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这篇《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文学主张:独出于胸臆,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强调真实感情,被誉为“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
  2、他的散文的特点:
  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3、代表作品:《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三、解题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 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小声跟读;熟悉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注意正音和句读,用笔圈点。
  五、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课文,标出疑难字词句。
  六、重点字词
  (1)正音
  项脊轩(xuān )   渗漉(shèn lù)    垣墙周庭(yuán )
  老妪(yù )     婢女( bì )     先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