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0660字。

  ★启用前【考试时间:2013年5月22日上午9:00—11:30】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高考模拟训练
  语文试卷
  出题负责人:余兴林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
  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2.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 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7分)
  一、基础部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聘(pìng)请    泥淖(nào)     祛斑(qū)      烘焙(péi)
  B. 腈 (qíng) 纶    炽热(chì)     木讷(nà)      刀耕火种(zhòng)
  C. 皈依(guī)       搦战(nuò)   盥洗(guàn)    自出机杼(zhù)
  D. 狙击(jū)        箴言(jiǎn)    胡诌(zōu)     瞠(chēng)目结舌
  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笔芯      酒中掺水    感叹唏嘘    徇情枉法
  B.机率      打抱不平    一见钟情    破啼为笑 
  C.戡乱      厉行节约    歪门邪道    一麟半爪
  D.旋律      不卑不亢    劳雁分飞    对簿公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B.2011 年11月26日,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巡逻执法指挥部,三人成虎,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湄公河流域的安全稳定。
  C.C.近日,深圳唯冠诉世界知名品牌苹果公司侵犯知识产权一案已经宣判一审结果:苹果公司败诉。诸多媒体纷纷报道,却不赞一词。
  D.人生有很多起伏的念想,但在时间的纸页上,无非鸿爪雪泥。就算我们能够从时光的黑洞里找到失去的一切,你又能把这一切带在身边多久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原本不属于那种大剧场商业演出的艺术形态,与园林艺术一样,更多地体现出文人的情怀和诗人的气质。
  B.落后地区开发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而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特别是主导产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它最终能否与发达地区平衡发展。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在接受央视记者董倩采访时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时候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
  D.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的距离远,对人体健康、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水域。湿地通常具备三个要素:水成土、临时或长期的水淹条件、耐湿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这就将人们惯常理解的,仅指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地带的湿地概念,扩大至在空间上与之紧密相连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其形成整体,这有利于湿地生态的综合保护。滨海湿地和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的内陆湿地,属于自然湿地;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建成的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属于人工湿地。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包括许多濒危物种)的“家园”,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巨大基因库。湿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质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慢慢将水排出。湿地还是有毒物质的降解容器。当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时,许多湿地植物和湿地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